不用一個時辰,四十幾串的糖葫蘆就賣完了。
買了一斤黃糖,寧亦雙猶豫了一下,咬咬牙,花了兩文錢,買了四個白麵饅頭,還跟人家要了一些老麵,當然這也是要銀子的。
沈木根回來的時候,寧亦雙正在廚房裏忙活,狗子忙前忙後的幫添柴生火。沈木根走過去,把一條布袋放到牆根,望了一眼寧亦雙,停頓了一下,又走開了。
寧亦雙走過去望了一眼布袋,隻見裏麵放著山楂,望了一眼沈木根離開的方向,翻白眼道:“不問是吧,讓你自個憋死去。”
這夜,沈家終於吃上了白麵饅頭和稠米粥。
有了更好的生財之道,寧亦雙這下也不想上山了,夜裏把糖葫蘆弄好,早早又去了鎮子。提著越來越沉的籃子,寧亦雙心說,待她賣糖葫蘆賺了銀子,就買一輛牛車,氣死村裏那些勢利眼。
想到不久沈家會成為村子裏第一戶有牛車的,寧亦雙這心裏說不出的得意,敗家精是吧,她要讓那些瞧不起她,瞧不起沈家的人的,通通眼紅去。
狗子手上的棍子已經成了招牌,他們一進城,孩子們就一哄而上,擋都擋不住。
狗子叉著小腰,在一邊嗬斥著讓孩子們排隊,可是總有幾個心急的湧上來,寧亦雙一個人手忙腳亂的。
忙碌的間隙,寧亦雙抬頭,忽然看到前麵的巷口,一個人影閃過,把狗子喚來耳語了幾句,狗子點頭,飛跑著過去。
沒一會,就興衝衝的回來了,身後沈木根垂著頭跟著。
寧亦雙也不望他,而是把籃子往他手裏塞:“忙死了,我收銀子,你給糖葫蘆。”
孩子對糖葫蘆的熱情好像超過了糖人,隻見糖人攤子前,人跡寥寥,連攤主也酸溜溜的走過來,瞧了寧亦雙的糖葫蘆幾眼。
這次的糖葫蘆有六十幾串,賣了兩個多時辰,才把最後一串賣出去。經過幾日的售賣,寧亦雙心裏也有底了,同樣是拿著三十文錢買了一斤糖,想到天氣涼了,又給沈婆買了一雙布鞋,花去十五文。路過肉攤子的時候,咬咬牙買了五文錢的肉,不過這次寧亦雙買的是瘦肉,居然比沈木根上次買的大了一半。
一路上寧亦雙掂著口袋裏的銀子,盤算道:“明日賺錢了,我們一人買一雙鞋子,再攢些銀子,買一床被褥,家裏的燈油也快沒了,明日也要買一些……”
一路嘮叨著,三人很快就回到了村子,還沒進到村口,就聽到村子裏鬧哄哄的。
寧亦雙走快了一些,心裏撲通撲通直跳,可莫要是婆婆出事了才好。
進到村子,村裏的人都聚在大槐樹下,一些婦人在抹淚,嚎道:“沒房沒地,這日子沒法過了。”
“是啊,俺不搬,死也不搬。”
……
村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一個老者站了起來,用棍子狠敲了幾下地麵:“吵什麼吵,都是上頭的命令,不搬也得搬,難道你想抗命不成,都散了吧,三日之內搬的,都有二兩銀子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