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好萊塢的距離(1 / 2)

京城電影學院這次關於娛樂片的研討很有意義。

電影學院畢竟是華國電影專業的最高學府,有的是人才,以前他們不重視娛樂片,不代表沒有見識,他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都很實用。

拍攝娛樂片,先要解決給誰看的問題,要潛心了解電影市場,了解觀眾的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選材上要雅俗共賞,要麵上大眾。

還要注意節奏,在電影的前十分鍾就要抓住觀眾,整個過程衝突不斷,跌宕起伏。

不能像文藝片一樣沉悶,一個長鏡頭就有幾分鍾,觀眾沒有耐心等下去。

娛樂片必須有娛樂元素,比如明星、性、暴力和高科技,不能有太多個人的見解。

娛樂片要表達的一定是社會公認的主題,比如愛情、正義壓倒邪惡、大團圓等等,不能太過灰暗和邊緣,這樣才能贏得最大的市場。

按照國內的投資環境,製作像好萊塢那樣高成本的商業大片顯然不太現實,所以低成本的喜劇片是目前華國娛樂片的最佳選擇。

還有,他們反對粗製濫造,反對庸俗和媚俗,反對千篇一律的雷同化創作。

正如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把娛樂片拍的更藝術。

這次研討會的文章刊載在《京城電影學院學報》上,林曉玲拿回來給林子軒看了。

“你看看,這些人心裏明白著呢,的頭頭是道,比誰都懂,就是不願意拍娛樂片。”林子軒嘲諷道。

“老哥,我對娛樂片沒成見,也喜歡看,可拍娛樂片拿不了獎啊。”林曉玲無奈道。

“拍電影不能光為了拿獎,也要考慮考慮觀眾,老百姓喜歡看,比拿什麼獎都重要。”林子軒反駁道,“你們啊,都一股腦的想著在國際上拿獎,這個風氣可不好,別被那幫第五代導演給帶壞了。”

“那你問問馮哥他想不想拿獎?”林曉玲反問道。

林子軒想了想,還真不敢馮曉剛不想拿獎。

實際上,馮曉剛應該比誰都想拿個最佳導演獎,對於非科班出身的人來,都想獲得專業獎項的肯定,而不是被人成是外行。

在電影行業,就算你拍的電影票房再高,要是沒有獎項總感覺底氣不足。

嘴裏雖然著不在乎,心裏還是會有拿獎的想法。

這不能是虛偽,名利這種東西有多少人能夠拒絕呢,到底大家都不過是俗人而已。

林子軒不能林曉玲的法有問題,他感覺國內的電影行業陷入了一個怪圈。

到了三月份,華影公司把《甲方乙方》的票房分成打入了好夢公司的賬戶,有九百多萬。

韓三評調走兩百萬,京城電影製片廠正缺錢,他要用來解燃眉之急。

他現在已經是京影廠的廠長了,把“副”字去掉,大權在握的同時也麵臨著諸多的難題。

韓三評是一個很有辦法的人,他沒有錢給職工漲工資,也沒有條件增加福利待遇,為了穩定人心,他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在京影廠後院劃出來一塊地,告訴職工要蓋家屬樓和宿舍,他自己是分房委員會主任。

誰想要房子就要聽他的,否則就不給分房子,這樣一來,大家為了能分房子就不鬧事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