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變與活(1 / 2)

張嘉繹參加了《臥虎藏龍》的映式。..

他在其中扮演了一個角色,出場時間隻有三十秒,兩句台詞,不仔細看觀眾可能根本就認不出來。

在兩個時的片長裏,為了突出主演的劇情,配角的戲份被大幅的刪減。

即便是張國粒也隻保留了五分鍾的鏡頭。

李桉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觀眾的目光集中在主角身上,剪掉旁枝散葉,讓劇情更為緊湊和連貫,一氣嗬成。

不過這麼做造成配角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人物不夠豐滿。

觀眾會覺得這個故事有所欠缺,尤其是看過原著的讀者。

林子軒已經讓人著手剪輯三個時版本的《臥虎藏龍》,增加配角的戲份,把故事講的更為完整。

這是為後續錄像帶和光盤準備的版本,叫做加長版或者完整版。

另外還有一個版本是為奧斯卡頒獎典禮後準備的,叫做重映版。

每個版本的故事大同異,會增加原版裏沒有的劇情片段,讓影片的價值最大化,這是電影公司常用的手段。

十年後還能推出《臥虎藏龍》的修複版,利用觀眾的懷舊情結賺錢。

張嘉繹沒覺得遺憾,能參與這種大製作就很好了。

看完《臥虎藏龍》,他有了和馮曉剛一樣的疑惑,這片子怎麼會在戛納受到歡迎的,老外真那麼喜歡看麼?

他剛才私下問過徐晶蕾這個問題。

“我也弄不清楚,不過的確是真的,戛納的觀眾特別熱情,看完電影後鼓掌了好幾分鍾,興奮的不行。”徐晶蕾描述道,“還有記者這是他看過的最浪漫的東方電影。”

張嘉繹覺得這可能就是東西方觀眾的區別。

帶有這種疑惑的人還有很多,華國電影人一直再要走出去,但怎麼走出去,怎麼和好萊塢商業大片抗衡,心裏都沒譜。

依靠文藝片抗衡好萊塢大片的路子走不通。

就算是張億謀的文藝片也不行,拿獎張億謀沒問題,但最終看得還是票房。

馮曉剛帶動了國內低成本商業喜劇片的熱潮,讓大家以為找到了新路子,至少在國內的票房不錯。

然而,看看《大腕的葬禮》在北美的遭遇就知道,走出去並不容易。

李桉的《臥虎藏龍》是一種新嚐試,令人期待。

隻是,看完電影,他們心裏不免打鼓,這種電影會是國產電影的新出路麼?

張嘉繹回到自己的住處,他在京城買了一套房子,加上裝修花了四十多萬,就是普通的兩室一廳。

這兩年他演了幾部戲,進入了一線演員的行列,手頭寬裕不少。

不管怎麼,總算是有個窩了,租房子住會有一種漂泊感,心裏定不下來,不如住在自己的房子裏踏實。

張嘉繹脫掉身上的西服,掛在衣櫃裏。

這是參加各種典禮的服裝,男演員在這一點上比女演員簡單,一套西裝能應付各種場合,不像女演員要準備無數套禮服。

他給自己倒了杯茶,坐在客廳的沙上休息。

茶幾上放著一個翻開的劇本,上麵被用鉛筆寫寫畫畫,記錄了心得體會。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