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危機與機遇(1 / 2)

對於馮素珍的擔心,阿史那永忠也認為不無道理。他的人馬雖然能戰,可是畢竟人數隻有三千,而安原縣的難民人數怕不是有好幾萬。如果就這麼壓過來,即使打的贏,隻怕也有損失。而對他來說,這些草原部眾,都是自己的族人手足,任何一人,都是寶貴財產,他可不想浪費在這些人身上。

柳長安倒是更為鎮定,他搖頭道:

“我想,多半是不會的。或者說,他們也沒命到我們這裏來。”

“怎麼說?”

“他們吃掉縣丞這件事,或許就是個投名狀,或許是真餓,或許是恨這個官員入骨。畢竟這些都是窮人,認為自己過不好,吃不上飯,就是當官的不好,大戶不對。不光是這個縣丞,就是縣裏的富人,可能也都被吃掉了。即使這些富翁拿出了一些糧食來救災,難民也認為他們有錢就是罪過,現在就要死。這個想法我不管對錯,隻能說手段實在太拙劣了些。吃人啊,現在是瘟疫,不是蝗蟲,他們居然敢吃人啊!這些人的膽量和愚蠢,都讓我歎為觀止。我想,他們既不懂得防疫,也不懂得如何應付病害。對於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病患,多半搞搞祭祀,跳跳大神,再不就是隨便拿些草藥喝就應付了。”

馮素珍道:“這也不怪他們,事實上要不是柳兄弄的那個什麼備災條陳,我們遇到這樣的事,可能也是用類似的方法應付。”

“這樣的法子,是沒有用的。”柳長安冷聲道:“他們這樣搞法,實際和自殺沒什麼區別。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不知道煮開水喝,不知道吃熟食,瘟病隻會在人群裏蔓延。這些人都是烏合之眾,首領你也說了,是個武師,沒有什麼才幹。無非是武藝高強些,力氣大一點,在難民裏有個威望罷了。帶著他們求活命,自然有人跟著他幹,帶著百姓去拚命,就很難說了。現在就算他想要攻打縣城,那些人也未必肯聽他的。我們手上有兩千多騎兵,他們手裏則還有些糧食金銀,想想也知道肯定是先吃東西,分錢分地,再想拚命的事。說要攻打平遙,沒幾個人肯幹的。等他們發現倉米吃光了,大戶吃光了,連那些壞人都吃光了,再想要打平遙搞錢糧的時候,怕是連走路的力氣都未必有了。”

他皺起眉頭道:“與其防範他們來攻城,不如防範瘟疫。這麼多人一起胡鬧,疫情就會變得更嚴重。原本可以短時間內結束的病害,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那些蚊子蒼蠅還有老鼠,會把病害擴散開,而這可比兵禍要命的多。”

阿史那皺起眉頭道:“柳兄,我這裏有一個要求。我希望張青姑娘熬的藥湯,要優先供應我的部下。”

“不光是兄長的部下,還包括你們的腳力。我知道,馬是騎兵的腿,現在如果馬病倒了,也是個很要緊的事。我會讓阿青她們多熬些藥,保證你的部下和戰馬不至於生病。另外,就要你們做好防範,一旦發現難民來,立刻驅逐。不聽話的就放箭,殺無赦!完事之後屍體記得燒掉,而且接觸屍體時,一定要穿著發放的百寶衣。”

他又對馮素珍道:“其實這對我們來說,算是半個好消息。第一,從現在開始,縣裏可以提高警惕,給難民們立規矩。誰要是敢再對衙門的安排有任何抵觸,就按通賊論,立殺不赦。第二,和四大家攤牌,如果他們不想被難民扔到鍋裏吃掉,就得跟我們合作。他們的家底,比起安原的那些大戶要厚得多。隻要能多掏出點糧食來,我們的安全就有保障。第三,咱們在平遙做的事,很容易招來物議,可是現在有這件事在,我們怎麼做都是對的,就算何應章也不敢出來置喙。至於安定邦……他如果逡巡不進,不肯派兵的話,事情倒好辦了,朝廷的力量一進來,我們倒是有利於破局。我想,他也不至於那麼大膽量,剿匪之類的工作肯定會做,隻是阿史那老兄需要有個定見,對於安定邦的調令不要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