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緩慢在局內人看來,或許還感覺不到。最多就是身邊的人跑的比平時慢了些,或是衝鋒的時候有了一絲遊移。負責衝鋒的頭目會回頭嗬斥著:“快點,跑快點!”可是手下卻四下張望著,輕聲嘀咕道:“執劍長老呢?他們武功那麼高,如果在這裏,或許我們已經拿下城牆了。”
一兩個人的猶豫,其實對大軍起不到什麼影響,靠著慣性就把人淹沒了。但問題是,這些白衣軍來自不同的地區,彼此之間沒有配合作戰的經曆。在編成部隊時,又是隨機性很強的編排,可能一個人身邊都是陌生人,沒有一個熟麵孔。
本來即使農夫出身的士兵,雖然拿到了武裝,但是安全感並沒有隨之提升。而在這種隨時可能喪命的戰場上,缺乏安全感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在衝鋒的時候,如果所有人都想著自己一定可以衝上去,即使遇到危險,身邊的人也會救自己,那衝擊力就會非常強大,反過來就很麻煩了。
本來對於陌生人就缺乏信任,加上卓風的喊話,說的都是白衣軍客觀軟肋,讓越來越多的人,心內泛起疑雲。“這叛徒說的有道理,至少有一些話有道理。自己衝上去,別人會不會跑掉,如果身邊人都跑了,自己一個人上了城,又有什麼用?那些執劍長老在哪,他們為什麼不衝?殺自己人的時候殺的那麼凶,為什麼殺官兵就不行?”
當一支軍隊從整體又變成無數個體時,其所表現出的戰鬥力,也就是個體級別的戰鬥力。作為給進攻方提供信心來源的投石機壞掉了,衝車盾車的情形也沒好到哪去。不是突然掉了軲轆,就是重要部件發生問題動彈不得。幾台攻城器械同時壞掉,對於普通軍隊來說,當然也會覺得倒黴從而影響士氣,但也就是那麼回事。戰場上各種意外都可能發生,這種攻城器械的損害遠遠算不上大事,該怎麼樣還怎麼樣,不會真的因為沒了器械就打不下去。
可是同樣的事發生在白衣軍身上,就不是幾台器械的事。這些人本來就不是正規軍,複國之望對於基層教徒來說就是假大空,感召不了人。主要是靠迷信支撐隊伍,對於一切小概率事件都可以看做神跡或是預兆。有時要偽造一些類似事件,來保持部下對教派的忠誠以及信念,這種不利與自己的小概率事件發生之後,造成的破壞力,也遠比普通的軍隊為大。
“老天示警!”
“老天爺發火了,這城不能攻啊!”
“狀元郎是文曲星,他守的城咱們打不進去!”
喊出這些言語的並非普通士兵,而是一些一些小頭目。他們本來也是基層教眾,因為某些原因被提拔上來,但是遠遠算不得白衣教上層心腹,於教中大事其實所知亦不多,無非就是敢拚敢殺的先鋒軍。平時維持他們勇氣的方式也是神通道術,因此對於神通天命一類的東西深信不疑,見到這種事的反應也就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