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鏖兵(四)(1 / 2)

在邱虎臣心目中,曳落訶登場的瞬間,戰爭已經宣告結束。五百名具裝騎兵,足以把這些步兵掃蕩一空。而這些重騎兵顯然也持同樣看法。兩個步兵方陣的覆滅,並沒有阻撓他們的腳步,反倒讓他們殺發了性,順著沙場向著其餘步兵衝去。全身用鐵甲覆蓋,臉上帶著鐵麵覆,凶惡如同魔神的戰士,咆哮著衝向他們的祭品,準備肆意享用血食。也就在此時,鼓聲響了。

打鼓的不是曳落訶,而是那些步兵。隨著急促的鼓點,邱虎臣眼前的一個個方陣開始向兩側規避,隨後,一陣令人牙酸的絞盤轉動聲響起,空氣中傳來一陣陣裂帛之聲,如同蝗蟲過境,又像是有幾百隻蒼蠅在人的耳邊瘋狂舞蹈。

高速奔馳的鐵騎沒有那麼容易停下來,不管此時是什麼,也不能阻撓他們的步伐。是以當第一排騎兵聽到這不同尋常的動靜時,也隻能舉槍衝鋒,沒法規避。事實上,即便他們想要規避,也未必做得到。或者說,這個時候任何防禦或躲避的方案都失去意義,人的生死不取決於自身的戰技,完全靠運氣。

八牛蹶張弩!每一張弩弓需要六十名以上的士兵操作,因其笨重以及發射困難,向來隻在守城時使用。而這種弩的造價高昂,每一張弩弓都需要重金製造維護,對以騎兵為主的晉州來說,屬於大而不當。是以整個晉州,也隻有十張重弩配備在同州,其他地區根本沒有。

西戎人的技術水平低劣,部落的匠人不能和大周匠戶相比。加上自身的經濟實力在那,就連步兵用的重弓都少,這種巨弩就更不可能。曳落訶長期在西戎作戰,身上的鐵甲可以抵禦絕大多數弓箭的攻擊,於遠程部隊的打擊考慮不多。至於這種八牛蹶張弩的威力,壓根不在考量範圍之內。是以,當第一輪巨弩射來時,這些前排的重騎兵根本沒有做出任何有效的防禦措施,就靠著自己的鎧甲,硬接了這一擊。

雖然在山中封存多年,但是這些弩弓的運轉情況依舊良好。弓勁強勁,威力十足。在飛鳳軍的指點下,經過改良的八牛弩比起過去變得更為輕便,操作人員上節省了三分之一,每張巨弩隻需要四十人就可以操作。而這支州郡兵擺下的八牛弩足有八十張,三千以上的士兵,專門操作這些弩弓。如此人力物力的投入,終於獲得了回報。號稱“一槍三劍”的巨大箭頭,大小長短幾乎可以算作短矛。在機械的威力加持下,這些短矛刺破空氣,直接與鐵甲發生碰撞,隨後便是貫穿。

曳落訶身上的重鎧可以抵禦弓箭以及冷兵器的攻擊,但是在重弩麵前,卻薄的像一層紙。一些中箭的重騎兵,被巨大的慣性撞下馬來,而弩箭威力不減,將人死死地釘在地上,依舊在劇烈顫動。中箭的士兵在地上劇烈掙紮,有人試圖把箭拔出來,可是望著那足有二尺長的箭杆,最終還是放棄了,隻能發出絕望的哀號。

比人更慘的是馬。秉持射人射馬原則的步兵,優先對於坐騎實行打擊,在第一輪箭雨之後,前排騎兵幾乎全部落於馬下。披掛馬鎧的良駒,發出絕望的哀號,汩汩鮮血順著傷口流出,在地麵上彙聚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