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心靈地震(1 / 2)

\t6心靈地震

\t

\t

\t自來講究清雅讀書的高等學府不安靜起來了。大學生不但要學文化,還要學工、學農、學軍。立於二十幾年後的閱曆高度看,古華說:“那也是“素質教育”,包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舉措,雖然當時稀裏糊塗,雖然後來時政不那麼看。”

\t學工,大學生們開進漢江機床廠學車工打零件;學軍,坐火車遠去關中大地駐軍處,學射擊、投彈、摸爬滾打、拉練、疊被子四棱上線。具說是羅盛教生前所在的炮兵部隊。

\t古華最感興趣的是學軍。兒時連環畫小人書上的戰鬥故事、拿槍的英武,那是童心的向往。不過,射擊、投彈古華早己摸過,那是當初周朝山上民兵軍訓,反蘇防修,還學三兩句俄語,那“敫槍不殺”古華覺得像黃鶯歌唱。那次軍訓測試射擊,半自動步槍古華聽天由命打了個良好;投彈,彈出手,武裝幹部一把將古華扯進掩坑,玩的真傢夥,轟隆煙塵起處,武幹目測:“四十米,好傢夥!想不到你娃手勁還大!”古華說:“我小時侯在山上放牛羊,閑來愛扔石片,想必與此有關吧。”

\t軍訓結束,武幹交給古華一支半自動步槍,說:“這支半自動托你帶回靈濟公社,交給武幹。”古華感到了信任的力量。順便就回三埡山家一趟。

\t古華路過王春福家門邊,六連子說:“表叔啊,好凶啊,還背杆槍!”古華解下槍說:“六連子,讓你摸摸槍。”六連子害躁地摸這摸那,說:“表叔耶,我整不了呃!”

\t古玉春見古華背支槍回家,好奇地拿過作了幾下劈刺動作,古華笑得格格地:“好醜陋的動作,原來國民黨軍是這樣教你們的呀?難怪國民黨打不過共產黨!”

\t與大多數少年兒童一樣,兒時的古華崇尚戰鬥英雄,卻發現自已長不高,不由自主。個兒矮、身體有病,不知怎麼就混過了大學體檢關。大學生學軍,總算嚐了嚐軍人味道,聊以自慰了。《學軍小報》,同學中好筆者紛紛投稿,古華連投不中。一天,數學係主任拿張小報給古華,說:“你的這篇《論戰略與戰術》登了,拿去作個留念!”小報上也算有名了。

\t學軍、學工結束,古華他們便回了院校,回校“學農”去!漢大有自已的農場。

\t農場亦是男女大學生們幽會之地。不過古華卻沒撿到過便宜,更無預約,雖然希望。古華往來甚密的,唯有化學係他的高中同學湯照善。不時離開校區,走在農場具有鄉土氣息的田野上、臥在草籠中。

\t湯照善高中時是學習尖子,言語刻薄。他問古華:“你吃得消嗎?”他懷疑古華啃不動大學數學知識。古華說:“發現自己還行,能進入角色。不過說實在的,硬考,我是考不上大學的,我們這一代人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

\t他們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工農兵學員。其中有少量小學、初中畢業生,在大學理科殿堂自會騰雲駕霧。他們先補習了半學期初等數學,爾後才進入高等數學殿堂,古華在班上充其量是中等偏上程度。

\t那一節課,講師焦老師講道:“我們知道,三維空間有方程表達式,有與方程對應的圖像,四位空間有方程表達式,卻沒有對應的圖像了,也就是說,四維空間是不存在的了。”

\t教室內,忽見古華站起身來,提問道:“焦老師,那四位空間是不是個神仙的世界?”

\t轟地一下,滿堂失笑了。這意外的發問,那些尖子生們也未曾思及,焦老師沒有回答,大家隻當趣味一笑了之。

\t數學專業的還有一門選修課——政治經濟學。講師剛出教室,教室裏就炸開了鍋:

\t“通向共產主義的路隻有唯一的一條嗎?”

\t“資本主義為何腐而不朽?”

\t杆子裏麵出政權是不是普遍真理?”

\t“劉鄧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有無道理?”

\t……

\t這時期,被文化革命打倒已逝的劉老依然臭名昭著,三起三倒的鄧老還低著頭。這些數學專業的學生,倒是選修課激發了思想,議論是超前,大膽的。同學們隻是說說而已,古華卻認了真,他寫了一篇題為《有必要拉伸這幾個問號》通訊稿,投送到師院廣播室。

\t稿子送去近三個月沒見播放。大概是文章水平低吧,古想心想。

\t這時期,中國時政正在變化,劉得昭雪,鄧被平反。

\t這天中午,大學生們三五一夥,就夥房前平地席地而餐,師院廣播照例響了。

\t無意間,古華覺得耳熟,便注意聽了起來,原來播的正是他那篇《有必要拉伸這幾個問號》稿子。末了,還加了一篇熱情洋溢的按語:“……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思想敏銳,敢說、敢想,他們是師院的驕傲,祖國的希望……”

\t什麼?

\t古華一頭站起,頓住吃飯動作。他並非因稿件被采納而興奮,他的思維早已轉了幾圈。什麼?文章原來為啥狗屁不值,現在又從故紙堆中翻出來香香的了?童年,他對成年世界懷著一種謙恭心理,童心,如一張白紙,這張白紙首先被染成了紅色,生活多麼幸福,社會多麼美好,然而,透過現象並非外貌所呈。他甚至為社會一麵教他以真善美,一麵又欺騙了他而氣惱。刹那間,他自幼形成的內心世界山崩地裂,大地震了,滄海桑田,重新排列組合。激發他心靈的,不是書本數學知識,那抽象得玄乎的數學公理、定理、公式、微積分,他隻能被動地去理解,亦隻能雲山霧罩模糊數學,要得亮堂還得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