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t
\t這世上有特點的人一不小心就會獲得一個綽號,綽號往往形象生動。
\t葛國治老師的綽號是“聯合國秘書長”。
\t這不僅因名而得。他披披頭,時常衣著端裝,上課時一定要整理一下本來整齊的衣領口,然後再走上講台。他習慣雙手捧著一杯茶,閑蕩張望,不時停下來咂一口茶,一隻腳後跟抬起閃動著,顯示成熟、文雅,尤其與領導談話時無不有這個動作,似乎可以提高身價。他的父親舊社會是郵電官員,如今還有台屬,他的一口普通話就是出於這種微妙的虛榮心。他的普通話,慈祥的外表,陌生人定會以為他至少是縣級以上的大官,好論內政、外政,其實他是個典型的本本主義,常常在現實與書本之間與老師爭執,動輒麵紅耳赤。兒子葛曉尚讀初二,班主任對葛國治說:“你娃學習不上心,成天練習用飛針插教室門!”
\t葛國治把葛曉尚叫回宿舍,說:“你給我站在那裏!”然後從書架上取出一本馬克思著作,翻開一頁給葛曉尚讀起來,以為說服教育。“你看,咹?你聽馬克思怎樣教導我們的?”把書拍得直響。
\t葛曉尚噗哧一笑,笑爸爸這種不切實際的教育方法荒唐。
\t荒唐往往幼稚。下午學校開校會,預先大掃除。葛國治見張校長在巡查,便拿起自家的掃帚,打掃公共衛生,做起好人好事來,以讓校長看得見。
\t校會上,台上的教導主任李龍講話:“……我校自張校長上任,治校有方,如果選縣長的話,我一定號召師生投張校長一票!”
\t張校長站起身來,竟一臉正經地說:“我一定將同誌們的意見轉達上去。”
\t台下的聽眾古華心裏哼了一聲。隻聽李龍繼續講道:“初二學生馮均,把家裏給的生活費拿來買撲克,飯錢不夠了,沒錢買飯票了,就逃學。該生通過學習黨的十二大文件精神,現已大有轉變,學習成績躍為全班第六名!”
\t“牽強附會,假大空話。”古華嘀咕一聲,對身邊的老柯老師說,“我真搞不懂人們為啥習慣這樣。”
\t“這就叫政治。”老柯老師小聲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t他們不見得有才華,卻一個個頭上仿佛籠罩著一圈靈光。
\t古華心中在想,這樣的教育,潛移到一代代人身上,會是什麼社會效果呢……
\t張校長名張大豐,原校長周貴德老來歸故裏,回了山外鄉西縣。張大豐來自縣中,為語文教師,善寫豆腐塊通訊稿。他四十出頭,體態已發胖,多年參悟官道不得,忽得高人指點,頓悟之下,登堂入室,終於小成正果,入主峽關中學,首使量化管理,周末畢業班義務補課製度。至於中學院內十幾顆橘子樹就沒有關心的價值了,冬天不事保養,全部凍死,斷送在他的校長任期內。古華對這樣的校長不感冒。
\t李龍,猴臉型、大嘴、小眼,時常帶一付眼睛,個兒不高。李龍世故虛偽,古華純真而不傻。或許,不論什麼人原本都喜愛純真的東西,或許,李龍同情古華,擔心太過實在的古華在明暗虛實的人生路上走不動,他給古華傳經授道:“小古啊,人,即或是對自己的妻子也要保持一定距離,不能讓別人把你看透,熟透,要保持一定的陌生感,這樣別人才不敢隨便冒犯你,對領導要多說好話。”
\t古華說:“謝謝你以先見之明提醒我們初涉世的人,但我恐學不來。”
\t難怪,在古華看來,李龍與他的妻子好像同誌關係而不像夫妻關係,他把他的處世哲學並不例外地運用到家庭中,倒也保持著家庭的長治久安。
\t星期六下午,張校長去找古華。
\t古華正在屋裏洗衣服,甩甩手上的水漬,給張校長挪過藤椅,說:“請坐,校長無事不登門吧?”張大豐肉墩墩的肩膀起伏著,像雄雞聳翅,準備啼鳴。挪挪椅子,湊近古華,這才說道:“學校試行周間畢業班補課,你不參加,這是罷工性質哦!”古華道:“那我可以說,星期日是法定假日,憲法上說中國公民有休息的權利,你這是侵犯公民的權利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