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非非之思(1 / 2)

\t

\t小林坐月子滿月了,夫妻倆抱出嬰兒見天光,欣賞,品頭論足,喜笑。樓上的古華見狀,跑下來說:“讓我來欣賞欣賞你倆合作愉快的產品!”小林缺乏幽默感,不善言笑,怫然不悅:“你才是產品,公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康興成說:“人家是開玩笑,你多啥意?”古華看看嬰兒,佯作老者態道:“嗯,是個高級產品,做工精致。”這回康興成被古華逗笑了,幹脆一笑了之:“都是恁個簡單的工序,結果優劣就不用生產者操心了!”有人對自己的兒子感興趣,自然高興,康興成一反熟人隨便的習慣,客氣起來,給古華拿出把椅子,倒杯茶,眾生育後的天性如此。

\t古華心中在想,嬰兒的生命操縱在成年人手裏,全無一點兒自主力,想來多麼危險,即或是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人的一生全靠時時刻刻地一呼一吸維係生命多麼危險,很輕易就能中斷,得不知吃飯就卡住了,想來生命既厚重又脆弱,生命存在於呼吸間,壽命有多長?呼吸那麼長,而點連成生命曲線

\t“媽,媽——,媽……”古華的思維被小孩的呼喚聲打斷,原來是一老師的小孩到處找媽媽。媽媽上廁所去了,小孩不見了媽媽,頓時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媽媽意未盡,趕忙收拾出來應道:“我在這兒,我在這兒!”小孩找到媽媽,擁進懷中,頓時止住了哼喚聲。

\t古華的心思又轉開來。小孩的精神依托是母親,母親呢?是丈夫?丈夫呢?他想起小時候,常見父親失眠,他從父親的長籲短歎聲息中,聽出了父親也有一種人生的孤苦感,一切都顯得那麼不踏實。

\t人生曆經多少個春冬,人間萬象,隻有初臨人世的童年對一切那麼好奇,世人在周而複始的歲月中積累著麻木,古華似乎不自覺地又從麻木習慣中逐漸清醒,任何平淡的現象在他眼中都有意味。

\t“你說,豬為什麼比人笨?”看見老百姓喂豬食,他問。喂豬的婦女隻是笑笑,笑這個老師問得怪。

\t“嗨!你看見過聲音的本來麵目嗎?”常常,他向身邊的人問一些措手不及的怪問題,弄得人莫名其妙,噗嗤發笑。

\t他思維反常,想人所不想,見人所不見,又何嚐不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平淡現象呢?孩提時代對世界的好奇心複活。

\t作業,古華在批改學生作業,無意中,他將刮胡子刀片斜插在桌縫中,不時戲玩地用手指去彈動一下。刀片在振動中,似有無數張刀片,可靜止下來時,卻明明隻有一張刀片。嗯?他心頭一亮,這種現象顯然是因速度太快造成的,那麼如果速度達到了超光速,豈不就任何事物無處不見,無處不在,沒有了時間、距離了嗎?過去、現在、未來之間也沒有了距離,這推想成立嗎?那麼快還能有固定的形體嗎……

\t驀然,一個記憶從古華心底泛出,他不禁嗯了一聲,那是大學課堂上,當焦老師講到三維空間有方程表達式亦有對應圖像,四維空間有方程表達式而無對應的圖像,所以四維空間不存在時,他站起身來問道:“焦老師,那四維空間是不是個神仙的世界?”滿堂轟地一聲失笑了。事隔多年,隨著生活形態的轉移,情隨事遷,他也就將大學課堂上的這個情節淡忘了,忽而恰在這時回憶起來,誰知他現在又觸及四維空間問題,是偶然是必然?難道是天命使然嗎?他搖搖頭,自嘲地啞然一笑。

\t古華開始有意識地追索這些問題了。

\t他常常幽人獨步,思維的神經似乎極脆弱,一草一葉都能觸發他的冥思。

\t多少個月夜仰望星空,多少次遠離塵世的喧囂,沉浸在大自然中,他越來越孤僻了。

\t這個周末,伴隨著初升的太陽,他獨自一人走進深溝,他要爬上山頂,去享受居高臨下的暢快,雖然他本就出生在高山。沒有第二人與他有這登高望遠的相同意趣。陽光攪動了晨霧,當古華爬上白家坪山頂時,晨霧也騰上了山頂,山川間留下的隻是碧紗般的空曠。山頂地勢較坦,涼風習習,蟬鳴正歡,身邊團團雲霧卷來卷去,身處其間,真有點兒懷疑自己是騰雲駕霧的仙人,不覺留盼環顧,自己腳踏實地站得穩穩當當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