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後,一艘腹部破了個大洞的殘破玻星飛船,在十幾架巨型工程機器人的推動下,緩緩的靠近在太空城附近的緊急建造的飛船拆卸廠,等待它的將是被分解的命運。
為了安全第一,這座飛船拆卸廠距離太空城三千公裏,這麼遠的距離,哪怕飛船自爆,對太空城也毫無影響。
這艘玻星飛船才剛被船台兩側的巨型鉗固定,上千台遠程操控的機甲,就迫不及待的從破口處登陸飛船,這些機甲被遙控的都是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他們將在這裏進行搜尋內部保持相對完好的科技設備以及排除內部安全隱患。
特別是反物質武器室,必須第一時間進行妥善處理,以免發生泄漏。
因為是被巨型炮台的超高密度伽馬射線炮擊中,這艘飛船兩側被完全洞穿,超高能量從中間穿過所外泄的餘波,讓內部一片的狼藉,到處都是高溫銷蝕過的痕跡,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都已經徹底的報廢,很多甚至已經看不到本來的麵目。
人類的巨炮的威力似乎對玻星人太過強大,導致戰利品大部分都已經報廢。
不過檢查的人倒是沒有徹底失望,因為飛船最重要的引擎和動力爐,卻大致的保存下來,畢竟這些部位大部分都是高強度的臨界金屬組成,直接不被直接擊中,輕易很難損壞。
更何況這批玻星飛船並不是隻有一艘,破損的情況,也有輕有重,這艘飛船僅僅隻是離這裏最近的一艘,最初的被太空戰機擊毀的幾艘,連裝甲都沒有擊穿,那幾艘飛船才是最肥的一塊肥肉。
玻星人的飛船采用的是雙種引擎係統,一套為常規引擎,和人類的引擎大同小異,一套則是曲率引擎。
這兩套引擎被第一時間拆卸切割。
……
其中的曲率引擎被緊急送到空間物理及空間曲率實驗室附屬的曲率引擎實驗工廠,大量的技術人員第一時間就對此進行細致的檢測和掃描。
因為要推動星際飛船,飛船的引擎都有數組,而且都是龐然大物,而這台玻星人的曲率引擎,顯然更是龐大,兩百米的高度,簡直就像一座山峰。
這台引擎無疑代表著玻星人最尖端科技的機械,但檢測的結果,卻讓人即驚訝又失望。
一方麵,它的金屬是一種臨界比隻有28的鈦鎂合金,相比人類普遍已經應用30比,最高能達到33比,實在差了太多。加工技術及精度在人類看來也過於粗糙,曲麵的光滑度,明顯沒有達標。
而另一方麵,這種引擎比人類還處於實驗室中的更加成熟,引發的曲率更大,但其中卻沒什麼的技術落差,也沒有任何需要克服的難關,隻要有實物,憑人類的工程技術,就可以仿照出來。
有這台引擎借鑒,最多三個月,就能建造出類似的引擎,甚至比這台玻星人的引擎更加先進,體型更小,動力更強。
科技就是這樣,有時候往往就相差一個靈感,一個普通穿越者,來到古代,雖然不能立刻製造出手機汽車這樣的技術密集型的產品,卻可以憑借著當時的手工技術短短時間內輕易的推動社會數十數百年的發展,實現科技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