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結束後記(1 / 1)

《劍冷江湖》第二卷結束了。

本書2014年7月2日動筆,同年12月13日卷一結束,今天是2015年10月12日,兩卷合計29萬字。寫得很慢,但寫得很用心。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我的生活中發生了兩件大事,一個是工作地點從武漢轉到了昆山,一個是個人感情問題出了重大變故。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人生就是這樣兜兜轉轉、曲曲折折,表麵上的自己,還是一如既往的雲淡風清,聲色不動,一切都隻是為了掩飾自己心口上的裂痕。

我似乎一直在漂泊,一直在路上,沒有歸宿。2002年上大學,一個人背井離鄉去了西安,從此之後,在家的日子隻有春節。每年回家,故鄉於我一年比一年陌生,而我對故鄉而言,也是一年比一年陌生吧,在彼此的記憶裏,都不複舊時的模樣。西安呆了四年,又去武漢呆了半年,又去鄭州呆了三年半,又來昆山呆了三年,又回武漢呆了一年半,今年,我又回到了昆山。身如柳絮隨風飄,心似浮萍逐水流。

有一天,我翻開一本古龍的,書名叫《邊城浪子》,“浪子”一詞,如雷鳴閃電般,一下就深深擊中了我,讓我如遇知音。在古龍的武俠故事裏,有很多浪子一類的角色,他們在江湖裏輾轉沉浮,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們浪跡天涯,無處為家。和我的人生際遇多麼類似!

或許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才開始真正愛上古龍,愛上古龍筆下的江湖。那些,陪我度過了許多孤獨的時光。如果問我最喜歡古龍筆下的哪個人物,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傅紅雪——在《邊城浪子》裏第一次遇見就一見如故的傅紅雪。他也是一個孤獨的人。

說到孤獨,我不知道我骨子裏深刻的孤獨感,究竟是與生俱來的,還是這13年來的飄蕩生涯造成的。越在人群中,越能聽到孤獨在體內汩汩流動的聲音。孤獨真的是有聲音的。我這人平平常常,既不閃亮,也不危險,和大多數人無異,按理說,我這種人應該是最易合群的,就像把一粒沙丟在沙漠裏。可是這粒沙為什麼還是覺得孤獨呢?

我與傅紅雪的相遇,是一個孤獨遇見另一個孤獨,兩個孤獨在一起,孤獨並不會消失,隻是安靜下來了。

這種孤獨感,無人可與言說,幸好我還會寫幾個字,可以把我的孤獨寫出來。就像古龍前輩那樣,既然自己的孤獨無人能懂,隻好將它安放在那個天涯明月的江湖裏,等待相知的人看到。所以我才有了這本《劍冷江湖》。與其說是寫給別人看的,還不如說是自己在和自己對話。熊飛飛是一個悶騷的人,其實就是我自己。寫的是一段江湖曆險,其實就是一種在路上的漂泊感覺。表麵上的花樣百出、腦洞大開,不過是自娛自樂的小趣味,其實我想寫的,隻是孤獨。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這兩句話,常常讓我感到人生的虛無,或許,這才是我孤獨的根源。這個小小的星球,我們來了,又去了,走這一遭,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我沒有答案,也不想知道答案。有些問題,不能深想。

來就是來,去就是去,沒有為什麼。

在滾滾紅塵中,我們擦肩而過,那一刹,我們離得如此之近,偶爾相視一笑,便是相逢的意義。

親愛的讀者,我想留下一本書,博你相視一笑,就是我流浪在這世上最大的慰藉。

本書小文藝、小騷情、小趣味,你慢慢看,我慢慢寫。

一年過去,當初一起寫武俠的文友早已所留無幾,各奔前程去了。身邊可與談心的朋友越來越少,大家每天都在為俗務奔忙,終年難得一聚。我也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工作上,好像很忙的樣子。往日時光,永遠回不去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半夜醒來,眼前的世界靜幽幽的,如此沉默,和我麵對著麵,彼此卻無話可說。我不知道自己是誰,隻知道自己一直在離開。

聽一窗夜雨,憶半生舊夢,胡言亂語,聊作後記。

——2015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