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采花理由(1 / 3)

此時已是卯時,天邊已經隱隱出現了魚肚白。

當太陽照遍整個縣衙的時候,縣上的人開始多了起來,采花盜被擒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很快便鬧得整個縣城人盡皆知。

當大家知道那令人心惶惶的采花大盜,竟然是趙員外家的公子趙理時,更是炸開了鍋。

“趙公子,應該不像是采花盜吧!他長得那麼漂亮,家裏又闊綽,又是文武全才,怎麼可能會去偷人家的妻妾?會不會弄錯了?”

“弄錯什麼啊!他自己都承認了,而且被人抓個正著,難道這還有假?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嗬嗬,想不到風度翩翩的趙公子,竟然還好這一口,黃花大閨女不要,偏喜歡那成熟的少婦,看來,他與我輩倒是同道中人啊!”

……

反正說什麼的都有,這話題幾乎成了小河縣街頭巷尾,飯後茶餘人人都在談論的趣事。

當然也有丟了妻妾的人,跑到縣衙來,索要自己的妻妾的,整個縣衙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

逍遙子與夏芸自然也知道了此事,那客棧老板聽說抓住了采花賊,心裏也是樂嗬嗬的,他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剛續的那位風騷小妾被采花賊偷走了。為此,他還給熊強三人準備了一桌免費的大餐。

“吃過飯後,咱們趕路吧!”逍遙子說道。

熊強搖了搖頭,看了一眼客棧內其他的酒客,現在客棧內的酒客可都是把目光投向他的,畢竟他現在可是小河縣中的大英雄。

熊強小聲的說道:“師父,這次看來是抓錯人了,采花賊不是趙公子,應該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難道這大盜的名聲,也有人去冒領?”夏芸有些驚疑的說道。

“我不敢確定,但我總覺得此事很蹊蹺。”熊強蹙著眉頭說道。

回到客棧的熊強越來越覺得主薄所說的那一番話有道理,覺得趙理不會是真正的采花盜,由此推測,趙理之所以甘願冒領采花盜這個很不光彩的名頭,應該是想保全真正的采花盜。

那麼不光彩的名號,趙理也敢去擔當,說明他與真正的采花盜的關係很不錯,既然趙理不幸被捕了,那真正的采花盜應該不會對他身陷大牢置之不理。所以熊強推測,今晚這采花盜絕對會外出作案,讓官府覺得,真正的采花盜現在仍然在外逍遙,這樣就能洗脫趙理的嫌疑。

可小河縣這麼大,他又該到哪裏去找真正的采花大盜呢?想到這裏,熊強又去了縣衙,從縣衙捕頭那裏,他得知了一些消息,發現采花盜並不是四處作案,而僅僅隻在這縣城之中作案,而且很多都是大富人家,這裏妻妾較多的人家,熊強又問了一下,趙理與什麼人走得最近,而捕頭卻是搔了搔頭,因為趙理並不時常在小河縣,要麼他是在外麵闖蕩,要麼他就是在武當山。

不過捕頭在最後給了熊強一個不太有用的信息,那就是趙理一直很喜歡李員外家的女兒李珊珊,據說趙員外與李員外都有了成為親家的念頭,隻不過雖然李員外很同意這門婚事,可她的女兒李珊珊卻並不同意。

聽到這個消息,熊強的心悸動了一下,可想了一想這消息好像也沒有多大的用處,想要確定采花盜會在哪裏出沒,很難!可現在他的機會又隻有一次,很顯然,趙理的被捕,采花盜已經得知城裏有個高手在抓捕他,他也隻會出手一次,隻要向官府證明小河縣的采花大盜並沒有被繩之以法,幫趙理洗脫掉嫌疑就行了。

真正的采花盜會是誰呢?熊強在腦海中一遍遍的梳理著從捕頭那裏得來的信息,突然間,他想起昨夜在李府見到的一幕,這李員外好像是個很風流的人物。

“對!這采花盜極有可能就是李員外,因為李員外風流,所以有他采花的動機,而趙理因為愛上李珊珊,李珊珊卻不同意,如果自己能夠將李珊珊父親這個惡名頂替一下的話,或許李珊珊就會對他有改觀,所以趙理也有了替李員外背這個黑鍋的理由。至於李員外家自己也丟了小妾,其實是監守自盜,隻有這樣,別人才不會懷疑到他。”熊強打了個響指,覺得自己的推理應該不錯。

“可趙理已經去過李員外家,且趙理已經替李員外頂了罪,那李員外還會出現麼?”想到這裏,熊強又有些懷疑了,如果李員外接受了趙理的頂替,他是不會再出手的,如果無法在現場捉到他,他也絕不會認罪。

“還是去碰碰運氣吧!”熊強將這些多心暫時的拋在了腦後,心裏這樣想著。

當晚,熊強再次來到了李府外的那棵大樹之上,靜靜的注視著李府中的動靜。可一直等了很久,也不見那采花盜出現,熊強有些心灰意懶起來,到後來,竟是有些困倦了。

當夜半更深,烏雲蓋月之時,李府之中,突然躍出一道黑色的影子,那影子手裏抱著一個棉被包裹,躍上屋頂之後,便是很快的消失在夜色之中。

那人落到瓦片上的輕微響聲,立時將熊強驚醒,當他看到那道手裏抱著棉被的影子時,嘴角也是揚起了一抹笑意,心道:“幸好,我堅守下來了,不然這采花盜肯定是抓不住了。”

懶懶的伸了個腰,他悄無聲息的跟了上去。

黑衣人落下高牆,看了眼四周,此時夜空寂寂,沒有一個人,當他以為自己再次神不知鬼不覺的得手之後,便是抱著包裹快速的消失在一條小巷子中。

熊強加快腳力,不緊不慢的跟著黑影,這黑影倒也十分機警,每走三五步,或十數步便會回過頭來,細細的察看周圍的環境。

半柱香的工夫之後,黑影到了縣郊,向著一座山坡走去,在山坡林密之處,出現了一個山洞,黑影人用火石點亮了事先準備好的火把,然後便挾著包裹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