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風景--爬八達嶺長城記(1 / 1)

6.16爬八達嶺長城記

6.15,經向有經驗人谘詢及查攻略,大致了解情況。下班後,去買了水果、飲料和麵包。

6.16,早6點起床,6點半左右出發,先乘5號線。這時段,5號線居然胸貼胸臀蹭臀的。

轉到2號線,也就7點鍾左右,同樣胸麿胸臀頂臀,不過發車時間間隔是10分鍾,難怪。

到北站,買票等人。

同學是從天津趕來,8點半左右到北站,檢票進站,發現人好多,隊排的粗細不勻,落在尾部。

趁車站人員規整隊伍之際,趁亂擠進中段,我發現本來隊伍排的好好的,可車站人員一規整,反而更亂了,但他們還振振有辭。感謝他們,當我們可以混水摸魚。

進站後,很多人都是為了搶座小跑。我們略加步速,來到最遠一節,上車,選擇好麵向前麵座位坐好。不坐下不過一分鍾,就有許多人站在左右了。

本來聽說去八達嶺是原京張鐵路的一段,路經詹天佑大師靈感突發的“人”字形鐵路。但和諧號列車開動後,全是賣套票、紀念口或食品的廣告,往來穿梭,不絕於耳。車一晃悠就有些困意,醒來時發現穿過好幾個黑丫丫的隧道。本來聽說列車上會對那段“人”字形有介紹,但不知是睡著了沒聽到還是列車員偷懶沒放錄音,反正沒聽到。

大約70分鍾,到了八達嶺站,果然簡陋,離登城處需步行800米左右。原來與同學說好,纜車上步行下,經打聽高點在北城,於是在此乘纜車。

到窗口買票,賣票人說兩人220元,給300找了80。拿到手上一看,纜車單程60元,門票45元,double才是210,仔細一看,賣票那中年婦女多撕了兩張麵額5元的陽光保險單,嚴重BS這種搭售行為,果斷退之。(單程就60元,纜車往返才80元,年紀大的可以考慮)

纜車才700多米長,沒有幾分鍾就晃到了。不過八達嶺的纜車與其他地方的不一樣,頭次坐這類型的。

下纜車的地方好樣就是好漢坡,出來後就沒在向上登,果斷勇敢大無畏地往出口處邁進。這人真多,洋人也很多,養眼的妹子也不少,穿的真輕涼。途中就是看景、拍照兼聊天。途中發現一對像似專業拍照的男女,男的不到50歲,負責拍照,女的20來歲,負責表演,看她騷手弄枝的很職業,不過人也挺漂亮,表情很豐富。

一路走來發現,腿腳不好的或年幼的可別爬長城,在某些下斜區段重心高質量大的都走不穩,直往下出溜,還好兩側還裝了鐵欄杆,可以把一下。

中途在一個崗樓,果斷減負,消滅了水果、麵包。

步行了約1個小時,就出來了。

對於長城這個從小就如雷貫耳的國之重器,現在感覺就是到此一遊,已無被宣傳教育的那種感情。隻覺得前人不容易,工作之辛、成本之高,但究竟發揮了多大作用?不過想想也有意思,這長城、故宮等,在古代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勞民傷財,估計當時百姓也如我們現在看待政績工程一樣。現在的政績工程是不是若幹年後,又成為傳統曆史文化一部分,成為後人膜拜之物呢?

順著這思路又想到流傳至今的古代藝術品,政治書曆史書言必稱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難道真的是嗎?對於具體創作都來說,他們肯定是勞動人民,從這角度說來,政治曆史書沒說錯。但這些藝術品能被欣賞收藏,是因為它們滿足的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和需求,是由於體現了權貴者、有錢人或士大夫等高階層的追求,成為他們的玩物。從現實也可見,古代普通老百姓的玩物,盡管流傳至今保存完好的,又值幾文。從這個角度來說,政治曆史書說錯了。任何朝代的主流文化,都是統治階級的文化,老百姓自愉自樂的很快就埋藏到曆史中了。

又步行800米回到火車站,路過詹天佑紀念館,門票20元,未見一人觀之。乘13:05的車次返程,這時乘車人真少,甚至每人可以占一排躺下來睡覺。70分鍾後,我們又回到了北站。

八達嶺長城,再見了,我們算是看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