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棚的事,趙風就交給趙大叔和張楠,洗金胖子是主力,現在農場多了不少人,趙風和胖子商量了一下,把撈金塊放在晚上,這樣趙風下班後也可以幫忙。
現在趙風的全副精力,都放在技能大賽上。
技能比賽是一個月之後,但那是正賽,正賽隻有16個名額,而這16個名額,則是要從近百支參賽隊伍中選撥,也就是說,在正賽之前,還有預選賽,角逐參賽資格。
現在九邦還是默默無聞,對趙風來說,這次比賽是一個契機,所以非常重視,一邊按排生產,一邊著手準備以預賽的事。
預賽采取的是淘汰製,考的都是做首飾的基本功或基本知識,如材料的鑒別、快速處理材料、限時挑出有問題的飾件、速度競賽幾個方麵,報名的隊伍派代表去比賽,在這些淘汰賽中獲得16席中的其中一席。
上屆的前三名,自動晉級為前十六名,也就是說,僅有13個席位留給上百支隊伍。
第一場的預賽就是材料鑒別。
很多人對首飾的理解,也就是停留在黃金、白銀、鑽石的階段,其實首飾的材料是很廣泛的,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其它元素,常用的有各式寶石、晶石和玉石,如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貓眼石、虎眼牙、紅水晶、白水晶、藍水晶、黃水晶、白玉、羊脂玉、瑪瑙、翡翠等等,可以說舉不勝舉。
以趙風的理解,穿戴首飾有點像吃飯,條件好的人家,就會吃得好一些,吃得起高級燕窩、龍蝦這些山珍海味;而普通人家,青菜豆腐也可以吃一頓,首飾的道理也一樣,有錢人就戴得好一些,而普通人就戴得樸素一點。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這場比賽考試很簡單,就是隨機挑選一份考題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順利通過者可以順利晉級下一輪淘汰賽,而材料鑒別並不複雜,采用是9+1的方式,隨機挑選9種材料,要求參賽者在規定時間判了它的真偽、級別,1就是特定的材料鑽石。
9是隨機,1是固定,除了有實力,運氣也是一個X因素。
碰上熟悉的物料,自然不錯,要是碰上生辟的材料,那就慘大了。
在九邦中,記憶力好、心細的楊舒成了獨一無二的人選,在認識鄧飛時,楊舒做過一年的物料員,就是和各種與首飾有關的物料打交道,對這方麵很了解。
比賽就在建築麵積高達三萬多平方的花城首飾會展中心舉行。
在展會大廳,一張張工作桌整齊地排列,每一位參賽人員在入場前,都會在門口處的大箱子隨機抽取一份用牛皮紙袋,在牛皮紙袋裏,裝有配料、筆、紙張等物,這些都是試題。
每一個牛皮紙袋都有編號,也就是說,每一份試卷都是獨一無二。
想作弊也難。
時間一到,在考官的一聲令下,會展中心的大門打開,考生魚貫而入,趙風和鄧飛看著楊舒進入大廳,在門口拿了一個牛皮紙袋,然後找了一張工作桌坐下,倒出物料,開始鑒定。
趙風和鄧飛來會展中心,目的是給楊舒加油打氣。
看到鄧飛不時張望,抱著手走來走去,趙風安慰道:“鄧飛,不要緊張,比賽而己,又不是生孩子,你緊張什麼?”
鄧飛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不是緊張,就是怕她緊張。”
“坐下吧,我看楊舒很淡定,是你緊張。”
“是啊,有點緊張。”鄧飛有些奇怪地說:“風哥,你不緊張?”
這次比賽,對九邦來說是一個機會,宣傳自己、提升自己的地位,按理說,作為九邦的負責人,趙風很緊張才對,可現實是,趙風一直很淡定,架起二郎腿、哼著小曲,好像今天的比賽和他沒半毛錢的關係。
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趙風拍拍鄧飛的肩頭說:“有什麼好緊張的,這隻是一個技能比賽,說是比賽,還不如是一個首飾行業內部一個取誼活動,格局小、獎金少,濺不起什麼浪花,也不用太在意。”
這是技能比賽,也就是看哪個手藝更好一點,但是參賽的多是首飾廠,首飾廠的訂單,都是數以千計,光是三幾個人也做不完,商戶的關注度不高,有點自娛自樂的味道。
就首飾行業來說,值得重視的活動,也就是珠寶展。
所謂的珠寶展,就是把自己設計的珠寶擺在一起展出,可以相互交流之餘,有客戶看中你的款式,也會下訂單,這是一個直麵客戶、拿下到第一手訂單的大好機會。
影響力、公信力較大的珠會展有二個,一是三月的香港珠寶展,而另一個是九月的英國倫敦珠寶展。
前世趙風是這二個珠寶展的常客,有幾次還是以特邀嘉賓和評委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