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第一個長期客戶(1 / 2)

威爾看了趙風一眼,有些吃驚地說:“趙,現在卡梅隆可不好見,除非你願意讚助他,你不會想做這個讚助商吧?”

在威爾看來,做廣告最好是投放在電視或報紙,那樣看的人多,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深刻,而把廣告放在在電影上,人數有局限,而觀眾的注意力放在情節上,誰會注意那點細節?

就是有一句台詞也好,可是卡梅隆說為了不破壞影片的藝術性,堅決不同意。

所以,就是幾十萬美金,威爾也舍不得浪費。

這也不怪威爾,要知道,這個的時代電影還沒有形成規模,像一部好萊塢大片,一二億美金已經是不錯的成績,而這一二億還是全球票房,這和十多年後動不動就十多億、二十多億沒得比,除了票房,還有一大票周邊的收入,像衣服、圖書、遊戲、玩具、網上點播廣告收入等等。

電腦還沒有開始大規模普及,沒有一大票“閑得無聊”的粉絲深挖影片裏的看點,很簡單一個例子,像現在上映的《大話西遊》,票房慘淡,但是後麵能成為吸金無數的超級IP,就是互聯網炒起來的。

趙風沒有否認,裝作一臉崇拜地說:“卡梅隆是我的偶像,要是為偶像出一點力,我不介意。”

追星在華夏,還沒有像後麵那麼狂熱,可是在歐美早就形成規模,有些粉絲為了偶像,可以不顧一切,威爾對這些早就見怪不怪,不過他和趙風有合作關係,聞言還是勸說道:“趙,我要勸說你一句,這部片子是在美國公演,對你的產品推廣有限,嗯,對了,這是一部災難片,要是運氣不好,客人把你的產品和厄運聯係起來,這就不好了。”

最後一點,這才是的威爾最在乎的。

無論是東方和西方,都有一些忌諱,例如東方不喜歡“4”,因為“諧音”就是“死”,而西方不喜歡的“13”,那是最後晚餐的意思,無論怎麼樣,當一件產品和厄運聯係起來,受到打擊可不小。

到時顧客認為,戴上你品牌的首飾,有可能遭受不幸,誰還會買?

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投資二億美金的大製作,在首飾方麵,僅要50萬美金,當中就有這方麵的原因。

趙風連忙感謝道:“謝謝你的好意,可我還是堅持我的想法。”

威爾不知道、不看好,可趙風知道那不是災難片,而是一部史詩級愛情片,一部引導時代的恢宏巨製,要是讓九邦“搭上”這艘泰坦尼克號,絕對爽歪歪。

“好吧,趙,既然你堅持,那我也樂意替你引薦,你想什麼時候找他?”

介紹趙風去讚助,賣趙風一個人情,又可以幫卡梅隆一個忙,他也不用糾纏自己,可以說一舉兩得,威爾自然樂意做中間人。

“要是不介意的話,最好是現在。”

機會難得,遲則生變,好不容易碰上這麼好的機會,趙風可不讓這麼好的機會白白流走。

年輕人,就是這樣衝動,為了接近偶像,急著把錢送出去。

威爾沒有意見,再次掏出他的摩托羅拉翻蓋手機,撥了一個號碼,小聲說了幾句,然後把電話遞給了趙風,示意趙風自己和卡梅隆自己談。

“你好,請問你是卡梅隆先生嗎?”趙風拿過電話,有些激動地說。

電話裏傳來一個蒼老中帶著疲憊的聲音:“年輕人,我今天拍了一天的戲,很累,有什麼事,希望你在一分鍾內說完。”

卡梅隆有些無奈,拍了一整天的戲,早就累得不行,可是收工後,演員可以休息,他還要回頭觀看、剪輯、做文案等導演要做的工作,還有一點,就是還要拉讚助。

由於預算超出太多,公司已明確指不會再投錢,讓卡梅隆放棄一些華而不實的景頭,壓縮進程,早日殺青,暗示他自己開源節流。

節流就不用說了,開源就是多拉讚助。

讓卡梅隆感到無言的是,雖然他一再強調這是一部浪漫愛情災難片,可是大部份人忽略前麵的字,隻認同災難片,還有報紙天天唱衰,以致拉讚助也變得困難起來。

華夏這邊是午飯時間,而在美國卻深夜時間,被拒絕心情都不佳了,可是威爾又打電話說,有個華夏的小夥子找自己,他會給自己帶來驚喜。

作為知名導演,卡梅隆見識太多形形式式的人,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想出名的小夥子,估計給一些所謂的建議,然後會說自己適合演某某角色,希望能獲得出鏡的機會雲雲。

要不和威爾有點交情,還準備說服他投資,卡梅隆就是一分鍾也不想給。

趙風聽得出卡梅隆並不想和自己聊天,還有隨時掛電話的可能,聞言馬上說:“我一間首飾公司,我願意免費提供電影所需的首飾外加50萬美元的讚助。”

什麼都是虛的,隻有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會引起這個大導演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