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女王的氣質(1 / 2)

回到花城,趙風開始投入緊張的工作。

訂購原料、招工、訂單排期、指導生產等,每天都有幹不完的工作,偶爾關注一下有關卡梅隆新戲的進展。

工作一忙,日子也變得充實,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又快年到年尾。

過年是華夏最重要的節日,每年到了過年的時候,這個占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國,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裏人、身邊人一起歡度節日。

要說找一個地方提前感受過年的氣氛,沒什麼地方比火車站更早、更好地感受到過年的氣息。

花城電視台正在報道火車站的情況,一個美女記者,正在一臉笑意介紹著最新情況,這和往年沒什麼差別,都是人擠著人,肩並著肩,偌大的廣場,密密麻麻全是人,由於人太多,警察隻能用鐵馬來分流,那排隊買票的人流,少說也有幾百米長。

無他,這是在排隊買回家的票。

這是由華夏經濟發展形成的。

改革開放,國家決定先拿幾個地方做試點,於是有工業基礎、地理位置優勢和僑民多的南部沿海地區率先走上改革開放的大路,經濟開始快速騰飛。

這樣一來,造成經濟發展不均衡,南北經濟懸殊,很多北方、西北地區的勞動力南下打工,當時普通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而專家學者說得文雅點,說“一江春水向東流。”

由於有大量的勞工人口,一到春節,會在放假的集中時段回去,對華夏的交通係統造成很大的壓力,據統計,在春節放假到回來,在二十多天的時間內,人流量高達30多億次,號稱人類史上最大的遷徙,由此也創造了一個新詞:春運。

“還有近一個月才過年呢,這麼快就搶票了。”王成有些感歎地說。

鄧飛有些羨慕地說:“王哥,你就好了,家裏離花城近,坐二個小時汔車就行,我可不行,坐火車要十多個小時呢,每回一次家就當減一次肥。”

王成好奇地說:“鄧飛,你買到票了?”

“沒有”鄧飛搖搖頭說:“沒擠上一天別想輪到,浪費一天去排隊,我還不如把錢給黃牛更劃算,排隊買票是過去的事,那時我還做學徒,感覺太深刻了,排了一天的隊,買到票人都快累跨。”

“有那麼誇張?”

“在廣場站10個小時你試試,那時還很熱,太陽又曬,出了一身臭汗,這還算了,我前麵是一個大哥,這位大哥挺好說話,就是有狐臭,還愛放屁,你還別吐,那哥們放的屁都帶有韭菜的味道。”

“停停停”趙風有些無言地說:“好了,你們別說了,再說你們不吐我就要吐了。”

鄧飛和王成嘻嘻一笑,也就收口不說。

趙風皺了一下眉頭說:“鄧飛,現在買票很難買嗎?”

“難,很難買,末來就緊張,那些內部員工還大量倒票,排隊能買到票,累點也認了,去年我哥們帶著他的女朋友去買票,排了一天,輪到他時說沒票,那哥們當場情緒就崩潰,把賣票的窗口給砸了,快過年還讓關了好幾天,托了不少關係才放出來。”

這個時候,還沒有開通電話訂票,也沒有電腦訂票,要想票,就得去排隊買,於是,買一張合適的火車票成為很多勞務人員心中的奢望。

趙風點點頭,想了一下,沒說什麼,隨手拿起電話。

“阿風,你那廠子不是很忙嗎,怎麼有空找我來了?”電話是打給郝威的,他的私人電話,對趙風從不設防。

當老大就是好,現在雖說信號不太好,不少地區有信號盲區,但對郝威來說不是問題,因為他的大哥大都是讓心腹手下拿著,站在有信號的地方,這樣他就不會錯過每一個電話。

“威哥,你人麵廣,有沒有認識鐵路局的人?”

郝威馬上反應過來,開口問道:“你要弄票?要多少?”

“我想給公司的人買,估計要三四百張。”

“你要幾十張我隨時能幫你弄,三四百張有點多了。”郝威有些為難地說。

趙風馬上說:“威哥,你幫我想想辦法,那價錢高點也沒關係。”

“行,這事包在我身上”郝威開口道:“最近國家出台一些政策,能以公司為單位買團體票,不過名額有限,我剛好認識鐵路局一個科長,三四百張票不是問題,這樣的吧,我安排你們見一麵,其實鐵路是國家補貼經營,看似風光,但實際他們拿到手裏的不多,不少人就指望著春運補貼一下。”

“威哥,我明白了。”趙風馬上心領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