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分工合作(2 / 2)

好在郝蕾早有準備,派人送他們回去。

成功把舊部招回,把他們扔給郝威調教,趙風把物色工場、裝修的事交給胖子和林沐沐,把自己解放出來。

解放也沒有閑著,一大堆金鑲玉的訂單等著自己。

趙風很希望金鑲玉這門工藝能讓自己重拾輝煌,也想給田中佳美一個沉重的教訓,最好是把金鑲玉推廣到全世界,可這些暫時隻是空想,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

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搞創作,回到星月灣的私人工作室,看著擺設得整整齊齊的工具、還有琳琅滿目的各式原材料,趙風有一種很放鬆、很愉悅的感覺。

當一個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辛勞也會變成享受。

托王小華的福,還沒有開始正式營業,趙風手裏金鑲玉的訂單就不少,這些天客人陸陸續續按趙風的要求把材料送來,數了一下,手裏的訂單多達16件。

要是一個人,少說也要半年時間才能消化得完這些訂單,聽郝威的意思,還有不少朋友開口讓他給趙風訂單,隻是他知道趙風手裏的訂單要很久才能消化得完,再說趙風還沒有製訂出收費標準,所以隻能暫時押後。

自己人可以免費,但是外人就不同了,趙風需要付出時間和勞動,當然也需要養家糊口。

送上門的錢也不賺,這不是趙風的性格,這也是趙風急著召集鄧飛等人的原因。

先學習基本知道,然後就給自己打下手,一邊做一邊教,趙風打算好了,就讓鄧飛等人用便宜的材料作練手,就讓他們跟著自己做,把這些訂單做完,鄧飛等人也應上手了。

估計鄧飛、王成上手比較快,這兩人基礎非常紮實,對首飾的各個環節都有涉獵,學起來也快,而楊舒、林沐沐等人,隻能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或者轉向設計等方麵,至於跟著鄧飛的那十多個手下,也不知他們有多少能學出師,到時帶幾個月,什麼都清楚了。

金鑲玉這門古老而複雜的工藝,以前是宮廷獨有,經過二百餘年的發展,幾起幾落,最終還是斷代,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它對工匠的要求很高,當然,這也與科技水平和思想有關,例如古代一個匠師需要獨立完成所有步驟,有些人因為某一個步驟不過關就隻能放棄,又或匠師不輕易教給徒弟,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後世金鑲玉全麵開花,像花城就湧現幾十家金鑲玉的加工作坊,趙風相信,隻要用心,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

鄧飛那夥人能出多少個合格的金鑲玉匠師,現在還不知道,是馬是騾子,到時拉出來溜溜就知道,現在多想也沒用,看著架子上那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玉石材料,趙風拋開雜念,準備開始工作。

那麼多訂單,趙風決定先完成郝蕾的那件。

自己人優先,老媽和妹妹還在為高考努力,暫時用不上,郝蕾的身份特殊,也是她最先開口要,趙風毫不猶豫把她放在首位。

金鑲玉飾件中,玉是絕對的主角,一塊好玉能給飾品加分,趙風在雲省看到那批翡翠的時候,就把那塊罕有的粉色翡翠內定給了郝蕾。

趙風先是仔細地洗手,預防手上有汙漬弄髒了材料,準備就緒,這才小心翼翼地把那塊長方形狀狀的粉色翡翠拿出來。

真是漂亮,雖說趙風欣賞過這塊翡翠很多次,可是每一次看,都有一種驚豔的感覺:曖人的顏色,柔和的色調,看起來晶瑩剔透,摸起來觸肉生曖,那種透徹的感覺,就像傾國傾城絕色美女的眼眸,如一池深不見底潭水,看著它,仿佛能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美好的事件,總能讓人心情愉悅。

玉有了,配料也沒問題,現在最重要,就是設計。

開采出來的玉,形狀不一,品質各異,除了種水、通透性能影響價格,玉的大小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一位優秀的玉石師傅,總會盡可能保持玉的完整性,最常見是根據玉的形狀來設計造形,趙風手裏這塊罕見的粉色翡翠,隻有二指寬,厚度大約在2厘米,做擺件不切實際,做掛件最合適。

金鑲玉飾品中,做成佛和觀音的比較很高,因為絕大部分顧客相信玉是有靈的說法,男戴觀音女戴佛,這是最常見的配置,趙風第一個想法就是做成一個笑彌陀佛送給郝蕾,不過轉眼想想,很快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做什麼呢,趙風拿著翡翠,一邊看一邊陷入沉思:要盡可能保護它的完整性,還要做得特別,作為送給女朋友的禮物,記念意義也不能少,這可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左思右想好一會,當趙風的目光無意中看著翡翠長方形的形狀,隱隱約約似自己見過某件物體時,腦中閃過一道閃光,眼眸裏精光一閃,題材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