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救美(1 / 2)

“隊長,知青咋①都分到二隊去了?咋不給咱隊裏來個呢?”紅臉膛的帥氣小夥兒蘭傳厚揚著手裏的抹泥刀,不滿地嚷嚷著……

“傳厚,你是看上那個姓蔡的知青了吧?”李滿囤的三小子李長南嘻嘻笑著打趣兒蘭傳厚。

“長南,看中蔡知青的不是你嗎?早上俺還看見你繞著知青點兒‘轉磨子’②呢!”傳厚高聲反駁著,臉膛更加紅了。

“癩蛤蟆別想天鵝肉了!人家蔡知青好好的城裏人不當,傻了才會看上咱們呢!”敦實的生產隊長於文龍甕聲甕氣地喝止道。

“文龍哥,俺們……也就是痛快痛快嘴巴子……”長南放低音量,囁嚅著。

直爽的蘭傳厚拍拍長南縮起來的脖子,“嗬嗬嗬”地笑著說:“隊長,你不敢想,可也不能攔著兄弟們想啊!聽長南說,二隊隊長家那個‘一集兒’洗一回臉、待咱莊上出名掛號的‘二流子’——於世富,就那個無賴黑小子都敢追在蔡知青屁股後邊跑,咱長南“儀表堂堂”的,咋就不敢想想呢!”

“就是,就是,傳厚說得對!都說‘有棗無棗打一杆子’,長南,哥哥支持你!”又一個年輕小夥子直起腰,聲援蘭傳厚。

“長南,前幾天,俺看見於世富賊溜溜地竄到他家的菜園裏,偷偷拔了倆他娘看得‘眼珠子’似的‘濰坊青蘿卜’,泥也顧不上擦,掖進褲兜,就‘火燒眉毛’地送到知青點兒去了,你也得學著點兒,別總空著手去啊!”“造缸小組”裏突然冒出來一位“軍師”,他說話有板有眼地,也開始熱心地指教長南。

“嗯——‘偷東西’這事兒,俺也聽說了,有一次,於世富他嫲嫲上俺家‘闖門子’③,俺聽她和俺嫲嫲小聲‘嚓咕’④,說他大孫子竟然把她閨女送給自己的青州蜜桃也‘偷’出去了!”又一個“耳聽證人”出麵,進一步“坐實”了“軍師”剛剛指證的關於於世富的“偷盜行為”。

“唷——那於世富連自己嫲嫲都‘偷’,也太不是個‘玩意兒’了!”

……

立冬前一天,柳溝河東岸的場院裏陽光燦爛。

於文龍正領著四隊的幾個青壯年在製作水泥大缸。

大夥邊幹邊聊著村中最近發生的“小青年追求知青蔡曉”的熱門話題,嘻嘻嗬嗬地,一時倒也忘記了疲勞,同時也忘記了吃午飯的時間。

等不知不覺地培好了十幾個“缸模土坯”,抬頭看看,日頭已近中天了。

“當、當、當……”吊掛在村頭老曲柳上的大笨鍾恰好也在此時敲響了。

渾厚的鍾聲就像一塊巨石猛然丟入了柳溝河而激起的美麗漣漪一樣兒,在東酉家村的上空一圈兒一圈兒地向外圍擴散著,渾厚悠長地音階層層傳遞出去,綿綿回蕩在分散於方圓十多裏地域內的村民耳邊……

散工了……

“家什兒拾掇好!放到場院屋兒裏。回家吃飯。‘過晌兒’⑤再‘漫水泥’⑥。”於文龍邊說,邊拿起搭在苞米秸上的黑夾襖,“鬼使神差”地慢慢爬上了緊靠場院西邊的河崖。

“噢——,吃飯嘍——!”青壯裏不知誰跟了長長的一嗓子。

大家七手八腳地收拾好做工現場。

一抬頭,看見他們的隊長不急著回家反而站到了河崖上“極目西眺”。奇怪地問著:“隊長,看啥好事啊?”也紛紛跟在於文龍後麵,爬上了高高的河崖兒。

秋風把柳溝河兩岸青青黃黃的樹葉梳理得稀稀拉拉的。

回村的大道上灑滿了自西而東散工歸家的人馬……

這些人、馬,分屬兩個村:河西的是西酉家村的;穿過古老的“窄木橋”進入河東的,是東酉家村的。

聽說,很久很久以前,東酉家村連這座“窄木橋”都沒有,村民們“運肥送糞”、搬拉莊稼都要繞道村子北麵傅沈屯的“傅家橋”。

那麼,“傅家橋”又是怎麼來的呢?

聽說,當年,傅沈屯出了一個大戶。他家的新任當家人——傅少恒早年受過高等教育,似乎還留過洋呢!

知識淵博的傅少恒主事後,本著“於己於民”皆有利的想法,一人出資,在村頭的柳溝河上搭建了一座人稱“傅家橋”的青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