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永遠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英國那個著名的“花心”哲學家羅素,就曾經把對愛的不斷追求作為他人生的三大理想之一。
對愛情的極度渴望,對五嫂的“馬拉鬆”追求,於得魚這把純潔而又無比強烈的愛情之火,從他二十多歲不小心點燃那天起,就一直不曾熄滅。的確,生命中如果缺少了愛,就像智慧的人類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空氣,生命的意義也必將漸漸消失。
為了讓生命更加有意義,愈挫愈勇的“求愛者”在深不可測而又漫無邊際的苦海上,心甘情願地承受著“被愛者”的東西南北“喜怒風”,一任它將自己肆意地吹來又吹去。多少次,他夢裏已經看到了幸福的彼岸,可醒來又被刮回瀕臨絕望的深淵……
於得魚就像是被戴上了緊箍咒的潑皮孫猴子,醒著夢裏都無法擺脫掉罪魁禍首——於傅氏。
“花心”羅素還說過,“愛情,隻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所以,“站著一根兒、躺下一條、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於得魚對於傅氏的暗戀才會曠日持久。
可當激動的於得魚把他和五嫂的戀情一公開,眨眼間,就遭遇了各路人馬的激烈批判。
以權力欲望極強的於蓮花為首的反對者如“雨後春筍”迅速蓬勃冒出,兵分三路,氣勢洶洶地向於得魚和於傅氏叔嫂撲來……
第一路,是“單槍匹馬”的於蓮花。
在權力欲的驅使下,婦女主任——於蓮花更熱衷於施加痛苦而不是使人快樂。因為擁有權力的人在對別人強勢說“不”的時候,會比說“同意”二字更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於是,她一聽母親要改嫁,幾乎未加考慮就大聲喊出了“不同意!”
第二路,是以於傅氏的嫂嫂“六老媽”(也是積年寡婦)為代表的古板人物團隊。
“六老媽”——於馮氏,看到她弟妹將要進行的背離傳統行為也開始大發雷霆。因為她們這些立誌守節之人把這種寡婦再嫁的“不貞”當作了對她們自身的批評。所以她立刻將村中已為數不多的同類“聯盟”起來,輪番上陣,極力勸阻於傅氏做出有悖祖宗法規,丟人現眼的“再蘸”蠢事來。
在過去,男人“續弦”可以理直氣壯,而婦人“再蘸”卻要羞人答答地遮遮掩掩。
曆經順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朝沉澱,由祖孫四代君王關注,眾多朝臣一齊努力而修成的《大清律例》明文規定,“再嫁之婦不得受封,所以重名器也。命婦受封,義當守誌,不容再嫁以辱名器……”那麼,何謂“命婦”呢?所謂的“命婦”,就是丈夫或者兒子身有官職,朝廷給予過“誥命”、“敕命”等封號的婦女。這些被曆代皇帝敕封過的“夫人”們,在其丈夫死後是不允許再嫁的,與丈夫離異後再嫁更是“大逆不道”。好在,朝廷對於民間婦女改嫁倒是沒有什麼明文禁止。所以那時青春喪偶、義當守誌的“朝廷命婦”,暗地裏常有“恨不生在平民家”之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