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強也是沒有主意:“寧叔,我們已經仁至義盡了,已經給村裏賺了3000萬,還倒貼了1300萬,說什麼也夠了,村民不聽,我們有什麼辦法?您老人家花了一個億買下了省農科所,我看在這上麵做文章不錯,今年農科所在我們村裏賺取的利潤就是4000萬啊”。
王濤笑道:“農科所沒有絲毫的問題了,我啟用的幾個副所長,都是科研人才,人品也不錯,我實行了獎勵機製,估計明年的利潤就能收回投資,沒有任何的問題,我現在的麻煩就是如何拯救明年的危機”。
王小強有不同的意見:“寧叔,我們已經發財了,村裏也有錢了,還是做我們的生意,也管不了這麼多了”。王濤當然不願意:“小強,你忘了我來的目的嗎?就是來扶貧的,就是要帶領全村人致富,這一點我是不會改變的,說句高尚的話語,我是黨員,不能辜負自己的信仰”。
“寧叔,我信你,別的黨員也就那麼回事,你說的我佩服,不說別的,你能拿出1300萬,給村裏堵窟窿,就是一個例子,要是別人,別說1300萬,就是13塊都不會出的,寧叔,您說吧,隻要有辦法,我支持您”。
“小強,我想在成立一個工廠,來消化明年的危機?”,王濤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樣,我想過,也在網上查過,現在城市的消費觀念變了,越是原始的,越是農村的東西,越來越值錢,明年的地裏皮肯定不值錢,我們就大量收購,成立一家醬菜廠,生產地裏皮醬菜,或許能挽救明年的危機”。
“寧叔,你想按照什麼價收購?要是太貴了,我們豈不是虧本,地裏皮醬菜好賣嗎?”,王小強不明白王濤的想法,也有些擔心自己吃虧。“小強,地裏皮畝產是1000斤左右,我們就按照每斤5元的價格收購,全村就2000畝,就有200萬斤地裏皮,按照每斤地裏皮能做10瓶醬菜計算,我們還是賺錢的”。
“那其他村裏的地裏皮收不收?”,王小強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王濤也是猶豫:“就看我們工廠能不能消化了,要是能,就多收一點,農民畢竟不容易,要是消化不了,我們隻能愛莫能助了”。
盡管王小強不清楚,王濤提議的醬菜廠有多大的把握,但因為對王濤的盲目崇拜,也就沒有什麼意見。王濤就開始籌劃建廠。第一個問題就遇到了難題,那就是征地。王濤先是縣裏的紅人,各個行局都給王濤一些麵子,辦理征地手續是不很費勁的,醬菜廠需要100畝,手續是批複下來了,在村裏就是難題了。
要是利用村裏集體的耕地,是沒有問題。可是,剛剛栽培了核桃樹苗,沒有幾天就要修建醬菜廠,村裏的人村民就會罵娘,這不是瞎折騰嗎?可是,要跟村民征地,就是更大的麻煩。村民都種植了地裏皮,都希望明年能賣到500元一斤,每畝的收益就是50萬,要是此時征地,每畝的補償最少是三年的,那就是150萬的補貼,這是王濤不能接受的。
王濤建議的醬菜廠,需要100畝,隻是土地費用,就去了1.5個億,也是王濤拿不出的。臥龍公司的賬上,還有1.5億資金,要是都被土地占用了,購買設備和周轉資金就沒有了。
當然,貸款餘額還有2000萬,可是王濤不想動,這是臥龍公司的救命錢,沒有緊急的事情是不能動的。王濤為了村裏的修路,已經私自拿出了2000萬,一個億的貸款,每年是要還利息的,村民雖然稱讚請的壯舉,可是到了還款的時候是沒有人替代的。
商量來商量去,請始終沒有做通村民的工作,還是回到了原地,還是要打村裏土地的主意。王濤也相通了,為了拯救村民的危機,自己就是挨罵也就認了,於是王濤召開了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
王濤就誠懇的說出了自己的意思,說自己要修建一個醬菜廠,來年要是地裏皮價格高自己就生產辣椒醬,要是地裏皮價格低,就生產地裏皮醬菜,也是給村民留了一條後路。王濤還沒說完,就遭到了嘲笑:“明年地裏皮的價格至少是500元一斤,做醬菜,豈不是要賣1000元一瓶?誰要啊?”。
王濤也不生氣,而是征求意見,說自己要占用村裏的100畝耕地,希望村民不要有意見,至於土地補償,自己願意拿出較高的補貼,但隻能跟鄉鎮的土地價格掛鉤,太高了,自己也付不起。
黨員們也沒有太大的意見,因為是村裏集體的土地,王濤拿出了每畝30萬的價格,也算是高價了。就是在青龍鎮的土地,最高才8萬一畝,村民隻能接受了,王濤就順利拿到了100畝土地的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