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5章 成為樣板村(1 / 2)

王濤一聽就知道完了,連省廳都做不了主,那就做不成了。胡興國卻是笑眯眯的看著郭汝槐。郭汝槐又道:“胡副省長,雖然中央有政策,但是也有變通之處,王主任想修建600套別墅,那就是說,全村的村民住宅都解決了,那原有的宅基地有多少?”。王濤沒有考慮,就說道:“足足700畝”。

郭汝槐就笑了:“既然如此,那臥龍村使用300畝土地就沒有違反土地政策,盡管使用了耕地,可是宅基還田多了400畝,還要受到省廳的補貼,嗬嗬”。王濤愣了:“還有補貼,怎麼說?”。

“是啊,每畝補貼是15萬,你們村裏多出來的400畝,就是6000萬,這部分錢是省廳出的,有這樣一個政策”。胡興國就笑了:“郭廳長,具體我就不插手,你們按章辦事嗎,不過,臥龍村可是有700畝還田,多照顧一下還是可以啊”,郭汝槐就點點頭:“胡副省長,我明白的,一定按章辦事”。

隨後的事情就好說了,王濤拿到了省土地廳的紅頭文件,300畝宅基地如數審批下來,經過實地的測量,臥龍村還田是750畝,也就是說多出來了450畝,一共得到了6750萬的補貼。

不但如此,就連臥龍村之前開墾的1200畝土地,也被省廳挖掘出來,做了省廳還田的典型,每畝的補貼是6萬元,臥龍村又得到了7200萬元的補貼。至此,王濤這一次省城之行,竟然意外得到了1億3千9百50萬的額外收益,又為王濤剩下了近一半的資金。

當然,王濤也不會不懂辦事,在省城請郭廳長吃飯的時候,就請郭廳長給物色一個建築公司,來完成臥龍村的別墅修建工程。郭廳長一聽,心知肚明,立刻答應給臥龍村尋找一個施工公司。胡廳長高興之餘,竟然把吃飯的費用買單了。王濤回到村裏之後,吳海龍再次來找麻煩,非要王濤吧把工程給他,王濤就說,臥龍村的工程,是省土地廳帶帽下來的,吳海龍才沒了脾氣。

伏龍縣的土管局,見王濤從省廳竟然得到了審批,還要來了450畝的還田補貼,才知道王濤的能力,幹脆就做了一個更讓王濤高興的事情,就是給臥龍村審批了150畝的土地綠化項目。

這話150畝不是修建宅基地,自然不在國家管製範圍之內,王濤就跟村裏黨員商議,幹脆就修建150畝的鄉村公園,省廳既然撥付了1億3千多萬的補貼,王濤也還是捐獻3億不變,這話些錢就來修建公園了。村裏不然修建了公園,還修了排水係統,和防洪係統,加上,村裏還有8000萬的資金,王濤就拿出大部分來修建附屬設施,將一個臥龍村,修建成了花園式的別墅村莊。

縣長吳來生是一直關注臥龍村的發展的,盡管他看不起王濤,但王濤的成績有目共睹,就是吳來生縣長也不能不佩服。現在的吳縣長急於尋找政績,想做出一點成績。可是,伏龍縣的底子薄,個體經濟不錯,但是沒有大型的工廠,縣財政的稅收就受到影響,這是伏龍縣的軟肋。

既然在稅收財政上做不出成績,吳來生就想在其他方麵做出一點事情來。吳來生就盯上了王濤,見王濤大氣蓬勃,竟然主動捐款3個億修建花園式別墅村莊,覺得這是一個切入點,要是做好了,就是自己的成績。

吳來生就召開了縣政府會議,要求縣政府的幹部實行包村政策,每一個副處級以上的幹部都要包一個村,吳來生就主動請纓,承包青龍鎮的臥龍村。雖然大家心知肚明,這是吳來生在摘桃子,可是,懼於吳來生的權勢,沒有人提出異議。反之,每一個處級以上的幹部,紛紛尋找自己的承包村。

上行下效,每一個幹部承包的村莊,都是在伏龍縣比較富裕的村莊,當然,最具發展前景的就是臥龍村。縣裏實行了這個政策之後,吳來生就開始行動,頻繁的下鄉,來到臥龍村指導工作,尤其是對村裏公園的建設,更是動了心思,還給王濤提議,在公園的中心出,建立了一個村民石碑,隻要是臥龍村的村民,悉數都在上麵,並詳細敘述了臥龍村的變遷。

這上麵,自然有縣長吳來生的大名,這就是吳來生的目的。王濤覺得也是不錯,因為自己的大名竟然拍在第一,這也是吳來生的心機,要是把自己拍在第一,王濤肯定不樂意,就不會立碑樹撰,隻要石碑上有自己就行了,吳來生的目的就達到了。不禁如此,吳來生還要縣誌辦公室,重新修訂縣誌,把自己寫進去。吳來生做的這一切,自然都是為了自己的政績。

吳來生做完了這一切換是不夠,隻是自己孤芳自賞是沒有用的,關鍵是得到上麵的肯定,起碼是市裏,最好是省裏。省委書記曾經說過,自己在不是廳級幹部之前,是不會替自己出麵的。可是工作還是要做的,吳來生還是想讓省委知道,自己承包了一個村,現在不光是億元村,而是十億元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