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當時年僅八歲的文誌禎在晉麒和張元的輔助下登基為帝。
這麼多年來,晉麒明為輔助,實際上則操控著整個朝政,在朝堂上的勢力十分強大。根據朝廷的慣例,凡下官奏請皇上的折子,都要先送到中書省,然後再送到皇上手中,晉麒此時便利用職務之便,將那些對自己不利的奏章全數拿出,不予上報,自然那些對他不利的人,沒多少時日,不是被遠調外地就是尋了錯處下了牢獄。就這樣,晉候爺把對百官的生殺予奪、黜陟罰賞的大權,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一時,四麵八方進京謀職的官員,不是想著用自己的學識能力來報效朝廷,而是走了這歪門邪道,各種金銀珠寶如流水般地進了晉府,日常行事也以晉麒馬首是瞻,連得晉候爺府內的小廝們出手也越發闊綽起來。就連著有些重要地方的地方官員也均由晉候爺來操控。整個陳國上下,這十多年來,超半數的官員與晉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陳帝如想根除,又豈是談之那麼容易,晉麒的手橫縱無處不伸。
陳帝十六歲那年,晉候爺就急急將年紀尚隻有十四歲的小女晉楚懷嫁給陳帝為妃,未過兩年便晉升為後宮唯一的貴妃。然而,至今四年過去,膝下仍是無子,陳帝在十八歲和二十歲時分別納了兩位朝中大臣之女為夫人,卻也是一直無子嗣,其中原由宮裏內外人人是心知肚明,隻是誰也不敢多言。
但是不知為何晉貴妃進宮四年,仍是無所出。
若不是因為晉麒有著絕對的權勢,隻怕早就流言滿天飛了。
內宮皇太後是晉麒胞妹,唯一的貴妃也是晉麒之女,真當是內外受製。陳帝今年已至弱冠之年,心中念念所想,便是如何奪權。他心中明白,這內殿之中,後宮內外不知有多少是他晉麒的耳目,又有多少人受製於晉麒。隻有內侍太監肖公公和周太醫,才是他極信任之人。
肖公公自十歲入宮,先後服侍了三位皇帝,到現在在位的陳帝已是第三位,到如今也已五十七歲,他向來忠心耿耿,隻聽命於皇帝,不卑不亢,自然也招來過不少暗害之災。肖公公在這皇宮大院內四十多年,什麼風浪沒見過,什麼陰謀沒看過,倒也從未出過什麼大事,晉麒早有心將肖公公調離或除去,無奈肖公公也是先帝臨終所托,一直不敢有大的動作,何況他本人向來小心翼翼,所以十二年過去了,從未得手。而對於太醫院的周太醫,他是如何進的宮,再沒有比晉麒再清楚不過了,何況太醫本就無什麼實權,晉麒自然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