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未知歸途是悲喜(一)(2 / 2)

說完,便轉身退了出去。

屋內眾大夫見百裏小姐動身前去探視府中的另一位病人,也各自收拾起藥箱匆匆跟了過去,隻留下兩名大夫繼續為淳於琰配藥。

內廂之中,很快安靜下來。留下的大夫亦隨府中管事之人去庫房調取藥材,四周一時靜謐無聲,隻餘空氣中縈繞著的藥香,冷冷淡淡、倍顯淒苦。

青靈兀自發了會兒呆,緩緩在榻沿上坐下,望向無聲而躺的淳於琰。

琰的麵色因失血而顯得蒼白,眼角下的淚痣也格外明顯起來,透著一抹平日難見的憂鬱與淒婉。

青靈眼眸低垂,心中糾結著矛盾,既殷切地盼著他快點轉醒,予以孤立無援的自己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與支持,另一方麵,又盼著他遲遲不必清醒,不必麵對兄嫂雙雙斃命的沉痛消息。

“怎麼辦,琰,”

她低聲喃道:“我們該怎麼辦……”

身體內那種與焰魄相似的灼燙感,早已消失不見。若不是她曾被焰魄帶來的痛苦狠狠折磨過幾天,或許,根本不會留意到那不易覺察的異樣。她不敢與人說起,亦不敢讓大夫查證,隻能於此時此刻、麵對著毫無回應的淳於琰,忍淚傾訴。

“若這件事,真的與他有關,我們該怎麼辦?”

之前有過猜測,卻一時尋不出緣由。可剛才在前廳外聽到的一番話,猶如電閃般劃亮了她的思緒。挑起四大世家間的爭鬥、嫁禍百裏氏,最大的獲利者,可不正是賦予了她姓氏與權位的朝炎王族嗎?

皞帝也好,慕辰也好,心裏都或暗或明地存著一份野心,一份拔除世家、建立至高王權的野心。而身為他們最親近的人,青靈又豈會不懂得父兄內心深處的渴望?

方山霞臨終前對她一反常態的疏離冷淡,最後更留下了那一句“你我皆是棋子”。想來,她也是猜到了……

三大世家,一夜成仇,唯有莫南氏獨善其身。

若說此事和慕辰絕無半點的牽連,她如今,是無論如何也不信的。

隻是沒有想到,或者說沒有辦法去相信,這場撼動東陸政局的陰謀,竟會也罔顧了她與淳於琰的性命!

“百裏家的人,定是不信我的。他們偏安一隅,這麼多年,一直不曾卷入到中原的爭鬥中,如今我剛嫁過來,便出了這樣的事……”

前廳的議論,洛堯的冷漠,凝煙的回避……

偌大一座侯府,偌大一座憑風城,無所依傍,眾矢之的,孤軍作戰。

青靈心中忽生悲涼,一瞬間喉中發哽,深吸了一口氣,抑製住情緒,方才繼續說道:“可越是這種時候,我越不能流露出半點的怯弱,對不對?”

~~

石落入海,必然擊起軒然大波。

一向與中原少有往來的大澤,驟然成了世家族長集聚之地,一時間,滿城哀淒、波濤暗湧。

最先趕到的,是淳於氏的族長淳於甫。

家中唯一的嫡子命喪大澤、屍骨無存,對於淳於甫而言,無疑是近乎致命的打擊,以至於聽完事情始末之後,當場遽然暈厥。

而後從淩霄城趕來的方山修,或許是因為有了前一次長子斷臂的經曆,乍聞女兒辭世之事,雖亦心懷悲痛,表麵卻尚能保持鎮定,隻細細詢問相關人等,又親往事發之地查看了一番。之後,慕晗便將舅父接入了自己所居的府邸之中。至於二人私下說了些什麼,旁人便不得而知了。

朝炎皞帝的禦旨,也很快傳至了憑風城。

除了安排禁軍將受傷的慕婧帝姬護送回京之外,皞帝亦要求大女兒青靈與其夫婿一同遷往淩霄城暫住,直至事件真相查明、解除一切有可能的危險之後,再重新搬回大澤。

從明麵上看,皞帝擔憂子女安危,在此多事之秋將青靈與大澤世子請入淩霄城、護於羽翼之下,完全出於長輩的關愛之情。但百裏氏族人和幕僚們閉門商議之時,皆是異口同聲地確言,皞帝此舉,分明是打算將世子扣作人質、軟禁於淩霄城!

族中的長老盡數反對洛堯前往京城,然而洛堯卻力排眾議,壓下了諸多的擔憂與揣測,施然從容地領旨動身。

而臨行的前一夜,一向處世淡然的百裏譽,也將青靈召至了自己書房,第一次與這位鮮少有所交集的兒媳進行了一場長談。

青靈身邊隨侍的朱雀宮宮女們,原本隻知這幾日出了事端、死了人,但好在帝姬本人毫發無損,便算不得天塌下來的大事,行事間雖都多了份小心謹慎,卻也依舊按部就班,然而當晚見到她從禦侯書房中出來時的麵色,終於意識到那晚在別院海灣的一場殺戮,極有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改變許多人的前路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