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裏竟然下起雪來,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但是有人卻說,這是軍隊出征,殺敵有利的預兆。提出這種看法的人就是遼國皇帝家族的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曾經在金朝的時候擔任了員外郎的官職,他博覽群書,學識非常淵博,通曉天文、地理、律曆、術數等多種學問。到蒙古大軍南征的時候,金朝中都被攻破,耶律楚材那時正好在中都,他的學識和才能也被成吉思汗所知道了,成吉思汗對他非常器重,任命他為部下的文官。每當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就向他詢問,耶律楚材都無不通曉,命令他占卜吉凶的時候,經常都會神奇地應驗。成吉思汗稱讚耶律楚材的才能是上天賦予的,經常對他言聽計從,這次耶律楚材說夏天下雪也是一種好征兆,自然就更加深信不疑了。耶律楚材的確是蒙古元朝時期的奇才,也是一個難得的治國之才,皇帝的得力助手。成吉思汗當時就頒布命令,要求耶律楚材隨軍出征,蒙古大軍就這樣開始出師遠征,耶律楚材在行軍途中,又訂立了許多嚴格的行軍紀律,因此蒙古大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大軍到了也兒的石河畔的時候,柯模裏、畏兀兒和阿力麻裏等幾個部落,都派遣出使者前來拜會,提出願意發兵跟隨大軍,聯合遠征。成吉思汗就在這裏命令軍隊駐紮了下來。直到過了當年的臘月,等到各個部落的軍隊全部到齊的時候,才命令大軍進軍,直接奔向訛答剌城。那裏的城市部落首領叫伊那兒隻克。有數萬人在那裏據守,城防堅固,守衛嚴密。成吉思汗屢次攻打,都沒有成功,在這裏駐紮了幾個月,等到他們快要攻破城市的時候,又趕來了花剌子模的增援部隊,軍隊的統帥名字叫哈拉劄,他率兵進入城市幫助防守以後,城市防守就更加牢固,難以攻克了。成吉思汗認為隻是把軍隊駐紮下來,不向敵軍發起進攻,不是一種好戰略,準備兵分四路向對方發起進攻。把察合台和窩闊台的軍隊留下來,繼續圍攻訛答剌城。另外派遣術赤的軍隊,向西北方向進軍,進攻氈的城。阿剌黑、速客圖和托海率領的軍隊,向東南方向進軍,攻擊白訥克特城。成吉思汗親自率領他的第四個兒子拖雷,帶領大軍,向東北方向渡過忽章:河,即西爾河,趕赴布哈爾城,截斷花剌子模的增援部隊。四路大軍齊頭並進,我們在這裏隻能分別敘述,保持線索清楚,便於了解。察合台和窩闊台的軍隊,遵照命令,留下來繼續攻打訛答剌城,又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城中糧食已經消耗光了,增援部隊又無法到來,哈拉劄的意思是想向蒙古大軍投降,伊那兒隻克自己也知道,這樣堅持下去也隻有死路一條,但是還是堅持誓死堅守,直到最後一個士兵戰死。兩人的意見分歧很大,無法統一。哈拉劄就在夜裏率領自己的軍隊,突出重圍,逃走了。察合台率領窮追不舍,最後把哈拉劄活捉了過去。蒙古軍隊通過審訊,得知了城內的真實情況,立即把哈拉劄斬首示眾。蒙古軍隊很快就督促將士,發起猛烈的攻擊,蒙古將士奮勇爭先,前仆後繼,很快就把城牆毀壞,爭先恐後,攻入了城內。伊那兒隻克被蒙古大軍攻破城市以後,堅持巷戰,進行頑強抵抗,但是最後還是敵我眾寡懸殊,節節敗退,到內堡中進行固守,這樣兩軍也相持了一月之久。無奈的是,守城的部落民眾,這裏糧食也被全部吃光,一半人被餓死,一半人被戰死,隻剩下少數幾個軍士,最後在赤手空拳的情況下,登上屋頂揭開瓦片,用力投向蒙古軍侵略軍,直到最後中箭死亡。察合台和窩闊台兩位將領,騎著駿馬,並排著衝了進去,看見伊那兒隻克手握雙刀,單人獨馬,奮勇地殺了出來,兩位次連把他攔截了下來,命令部隊軍士將他團團圍住。這時縱使那個伊那兒隻克多麼英勇頑強,還是被蒙古將士射傷倒地,被活捉了過來,裝在囚籠之中,押送到成吉思汗大軍營裏。成吉思汗命令軍士,把生銀放在大火中熔化,灌進他的口裏和耳中,以報複他殺害蒙古商人和使臣的仇恨。用熔化的白銀溶液處死人,這是前所未有的酷刑,大概是因為他貪圖金銀財富,殺害蒙古商人和使臣,挑起兩國之間的戰爭,因此用這種罕見的刑罰,對他進行懲治,也是罪有應得。有人認為,後世的那些無限崇拜金錢的人,也應當用這種刑罰加處治。當時術赤率領部隊進軍西北,先到達撒格納克城,派遣畏兀兒部落裏的人哈山哈赤進入城裏,規勸城裏的民眾投降,被他們殺死了。術赤非常憤怒,猛烈攻擊七天七夜,攻破城市,進入城中,把整個城市的人幾乎全部屠殺幹淨,留下哈山哈赤的兒子當了城市的首領。術赤接著又向西進軍,攻陷了奧斯懇、八兒真和遏失那斯三座城市,大軍接近氈的城的時候,守城的將領首先逃跑,術赤大軍沿著城牆而上,發起進攻,城市很快就被攻占了下來。術赤大軍再向西進軍,攻占了養吉幹城,他在攻占的各個城市裏,都重新安置了守城的官吏,進行治理。我們在前麵敘述過攻占訛答剌的軍隊的事,這裏敘述攻占氈的城軍隊的事,這是完全有必要的。隻有阿剌黑三位將領到白訥克特城,很快就被攻占了下來,隨即驅使城中的青壯男子,跟隨蒙古大軍進攻忽氈城。城市首領帖木兒瑪裏克退守在河流中間的小島上。由於距離較遠,弓箭和炮彈都不能打擊到那裏,那裏和城市的守衛部隊,遠距離照應和防衛,還製造了十二艘戰船,用油浸透的氈子包裹著,外麵還塗上泥土,牢固結實,火燒不著,抵禦火箭,非常有效。蒙古大軍的三位將領,與他戰了六七次,都不能取勝,還傷亡了千多名軍士。他們無法攻占這裏,於是就派遣快馬,向成吉思汗乞求軍隊援助。這裏剛好遇到成吉思汗攻占了布哈城和塔什幹城,正在進攻布哈爾。在路途了得到了阿剌黑等次的軍情情報,就撥出一支部隊前去增援。軍隊到了忽氈,阿剌黑等將領的兵力又強盛了起來。蒙古大軍再次督促青壯男子搬運石頭填河,修築了堤岸,逼近那個小島。瑪裏克見事不妙,連忙開出戰船,前來爭奪陣地,都被蒙古大軍打得大敗,無可奈何,隻得逃回小島,招集所有的戰船,把所有的將士的物資,連夜裝上戰船,準備運往白訥克特城中。哪裏裏知道,蒙古大軍中的阿剌黑等將領,已早有防備,用鐵索鎖住了河流的通道,阻止了他們的退卻通道,使他們向別處偷運物資的目的,無法得以實現。蒙古大軍每當聽見有碰撞的聲音,砍殺的聲音,就吹響胡哨,響起警報,號令各軍,采取行動,轉眼之間兩岸人馬,一齊聚集起來,都使用強勁的弓弩猛烈射擊,箭如飛蝗一樣亂飛,阻止通道,密不透風,插翅難飛。瑪裏克知道已經難以逃入城裏,就舍下戰船登陸,一邊對敵迎戰,一邊向後撤退。蒙古大軍一齊趕了上去,亂砍亂劈,把敵軍幾乎全部殺死殺傷,隻有瑪裏克得以逃走。這裏我們敘述的是阿剌黑等將領,所率領的軍隊的戰事。成吉思汗的各路大軍都取得勝利,捷報像雪片一樣飛來,各地征戰結束後,先後前來與成吉思汗率領的大軍會合。那時成吉思汗已經攻下了布哈爾城,正在追擊潰逃的軍士到了阿母河,除了對那些投降的免於處死以外,其餘的全部被砍下腦袋處死。成吉思汗親自登上聚集的教堂講壇上,召集民眾,向他們說明,以前因為花剌子模國的城市首領背棄盟約,搶劫商人財物,殺害商人和使臣,因此才發動戰爭,予以報複。成吉思汗命令富裕的當地民眾,出資犒勞蒙古大軍,當地民眾無法與蒙古大軍對抗,隻得答應成吉思汗的要求。這時正好聽說花剌子模國的國王謨罕默德,率領大軍到來,尋找蒙古大軍作戰,駐紮在撤馬耳幹。成吉思汗就率領大軍重新回師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