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丁一天的幸運寶珠悖論(2 / 2)

“那麼,請問老師,如果你被選中成為了這個商人,你該怎麼辦?”

丁一一共了七句話,用了一分半鍾。

聽完丁一這個簡單到離譜的故事,陳景祥是想要笑的。

但是下一秒,他卻笑不出來了。

等等,這個故事,似乎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箱子裏的50顆寶珠,就是初始的資本;箱子裏的蟲子,就是損耗;想要讓寶珠增值,就必須投資,所謂投資就是把寶珠交給別人,讓別人變得幸運,從而讓寶珠一分為二。

但是別人拿到了寶珠之後,並不見得一定會把多出來的寶珠還回來啊,這就涉及到必須簽訂某種契約或者協議;寶珠是能被奪走的,所以必須非常謹慎地選擇對象,這就涉及到了選擇合作夥伴,絕對不能資敵……

隻要一步步認真心的進行,到最後就能賺取足夠多的寶珠了吧。

陳景祥想了片刻,覺得自己大概了解了這個故事了,他笑著張了張嘴,想要開口。

突然他又頓住了。

等等,最後的考核也有問題。

和國王抽取的隨機數字比較,這個數字有可能會非常大,大到無論如何都賺不到的程度,也有可能是非常,如果這個商人得到寶珠之後,采用保守的方法,立刻找地方躲起來,然後寄望於國王抽取出一個非常的數字,或者箱子裏的蟲子不要醒來……

隻要能夠交差,就一切都不是問題吧……

但如果涉及到了主動和保守,前麵很多東西的變量就更多了……

原來如此,這裏指代的是對市場的參進和退出啊……那麼什麼時候該進入市場,什麼時候該退出市場呢?

然後還要考慮機會成本……

陳景祥一會正過來思索,一會反過來思索,想要找到這個案例的破綻,或者解決辦法,或者某些不成立的地方,但這樣一個案例,其實是極簡的,它不探究原理和過程,高度抽象化,反而讓漏洞變得極少。

微觀經濟學,算是一門利用數據化的方法,來計算、評估各種經濟活動,但是真正的現實,從來都是無法完全量化和評估的!

這是一種悖論,但是這些悖論向來都需要大量的篇幅來闡述。

但此時此刻,丁一竟然用七句話,就把各種各樣的博弈、選擇、供需等等描述出來了。

這簡直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個案例,而是一個思想實驗!

就像是曆史上薛定諤的貓,麥克斯韋妖這種能夠開啟一個時代的思想實驗!

不,它更像是一個框架,一個可以帶入各種場景的模型,用來教學的話,一定會非常有意思。

陳景祥不服氣啊,一個本科生都能提出來一個這麼牛叉的經濟學模型了?

他想找到這個模型的破綻,但是想啊想啊想啊,連眉毛都皺到一起了,也沒找到破解的辦法。

過了一會兒,他聽到丁一在叫他。

“老師?”

“別吵……”

“陳老師?”

“啊?”陳景祥猛然驚醒,才發現自己竟然想得太入迷了。

“老師,下課了。”

門外,趴在門邊偷聽了全程的馬訓利,抹去眼角的淚水,默默拿出了手機。

又要挨係主任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