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貴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長得黑黝黝的很是敦實。
前段時間麥收之前,跑過來問蘇白衣氣,那個時候他家裏還有十幾畝地,而現在,基本是差不多算是一貧如洗了。
吳德貴:“蘇先生,我家的地都賣掉了。”
“為什麼賣掉?”
“婆娘生孩子的時候流了很多血,差點便沒了命,當時手上沒有銀子給婆娘治病,所以隻能賣地。”
“你家婆娘好了麼?”
“好是好了,可一家大大七八張嘴,都等著吃飯呢,地沒了,這日子沒法過了。”吳德貴撲通一下跪倒在地,朝蘇白衣不斷地磕頭:“蘇先生是有本事的人,救救民一家吧,您也教我一門手藝,我不圖老孫家發財,讓我能養活婆娘和幾個孩子就成。”
唉!
蘇白衣內心歎了一口氣:老子又不是神仙,前段時間差點餓死,自己養活自己都費勁,如今屋子裏不算春煙還躺著一位半死不活的家夥,怎麼救你呢?
教你做菜?
這不是砸老孫的飯碗麼,那可是自己的大弟子啊。
“你想幹什麼?”蘇白衣也沒有注意。
“我不知道,蘇先生,求你救救我,幹什麼人都願意!”吳德貴心裏苦,著著黑黝黝的臉上竟然淌下兩行淚。
鐵一樣的漢子,若不是因為遇到了大的困難,也不能這樣。
“那你會幹什麼?”蘇白衣又問。
如果,能有個基礎,自己給他增色一下倒也可以,就像孫三一樣,人家本來就是搞食品行業的,好上道啊。
“我,我……”吳德貴哆嗦了兩句,然後哀歎一聲,道:“我就會種地。”
好吧,你特麼沒地了,回頭給我就會種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還真是會出難題。
“種地,我倒是可以教你些許,可你如今家裏沒了地,就算教,你學了也是無用啊。”蘇白衣覺得自己的也是實話。
明朝實話的麥不高產,一是因為沒有好的種子,二則是土地的肥力有限,無法做到高產。就拿大明朝來,一畝地麥能產個二百斤麥子就已經是高產了;可在後世一般的土地上,畝產八百斤到一千斤,一點問題也沒有。
如果吳德貴家裏還有個五六畝地,給他弄點種子,在從係統裏購買一些化肥,也是可以維持基本生活的。
可你沒有地,個屁。
“有,有,人還有一點地!”吳德貴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樣,喜滋滋的看著蘇白衣,道:“人家裏倒是還有些地。”
“那就好,我可以教你高產之法!”蘇白衣抬起手,微笑著道:“不知道你家現在還有多少地?”
“還有,額,大概,一畝!”
噗!
一畝地,你妹的,給你一畝產一千五百斤也救不了你啊。
唉!
“少了!”蘇白衣搖搖頭。
吳德貴的臉重新變得沮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