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時下班,對於一個醫生,特別是單身醫生來說也是非常枯燥的,每天的空閑生活不是看文獻,就是寫文章。這就是醫生職業生涯的特點,永遠不能停止學習,各種職稱評審和晉升都要靠發文質量和數量作為評判的依據,若沒有文章的加冕,光靠實踐手術操作,即使是手術的扛把子,也隻能做個上手術台的普通外科醫生。
梁博最近在給範主任申請課題,晚上根本就沒有飯局,剛才為了擺脫19床家屬扯的慌。“反正還早,食堂肯定還有飯菜的,去食堂吃好了。”梁博正在琢磨今天食堂有沒有供應雞腿的時候,電話響了,來電是羅慈恩。
“喂,阿羅。”梁博親切地叫道。
“下班了嗎?”羅慈恩直截了當地問道。
“恩,剛剛下班,在等電梯呢。”梁博回道。
“哦,那下來就到樓外樓吃飯,陶蓉來了,嗬嗬。。。”電話裏都能感覺到羅慈恩高興的樣子。
“啊?”梁博略顯驚訝,沒想到陶蓉這麼快就來了,但馬上回應道,“哦,好的。”
羅慈恩約梁博吃飯的地方就在學校後門附近,離醫院、離梁博租住的房子也都很近。這裏屬於老城區內接近鬧市的僅有的幾條未開發的老街區,街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數十家飯店,旁邊有一所大學,還有一所本省最大的附屬醫院。雖然客流被周邊新建起的街道平分了很多,但是這裏的人流量還是很大。隻要是吃飯的點,來這裏的人都非常得多,因為這裏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實惠、衛生幹淨,非常適合學生和病人家屬的消費需求。梁博和同學們聚會都來這條街,由於與學校後麵接壤,同學們給了它一個稱呼叫“後街”。
“樓外樓飯店”就在這條街的盡頭,是梁博和羅慈恩最喜歡去的一家,聽起來很高端的名字,其實就是一個很小的炒菜飯店。他們第一次進來是因為這個名字,本想嚐嚐高端店裏的菜,進來才發現店門大,店內卻很小,裝修也很簡單,本想調頭走的,結果被熱情的老板留下來了,吃過才發現味道不錯而且幹淨。後來就常來,再後來羅慈恩發現老板是他老鄉,發展到最後隻要是梁博跟羅慈恩一起吃飯就必選這家,這回也不例外。
梁博來到飯店門口,剛準備拿起電話想問羅慈恩他們到哪裏了,店裏的一位女服務員笑臉迎上來說:“來啦,嗬嗬,他們在裏麵6號桌。”梁博和羅慈恩已經是這裏的熟客了,老板和服務員都認識他們,梁博便心領神會地徑直走進去。
整個大廳其實就是100來平米,加上裏麵的兩個小包間,這個飯店就餐總麵積不到150平米。有些餐桌設置在拐角處,不在進門的視線內不容易找到,6號桌就是視線外的,但是梁博直接就找到了,因為這裏的每個位子他們都坐。再熟悉不過的6號桌靠窗,但有個柱子擋住入口的視線,是最佳私密聊天的地方。
梁博已經走到了6號桌時,看到羅慈恩在幫陶蓉倒水,他們也看到了梁博。
陶蓉立即站起來微笑著跟梁博打招呼:“嗨,好久不見。”
“嗬嗬。。。”突然地如此客氣搞得梁博不好意思,“是啊,好久不見,等了好久嗎?”
“沒有,我們也剛剛坐下。”羅慈恩微笑著,順勢把菜單遞給梁博,“你看下吃什麼菜?”
“隨便吧。”梁博不喜歡也不擅長點菜,便推回去說到,“問陶蓉嘛!”
“要不就我們那個老三樣?”羅慈恩建議,“再加個曉蓉愛吃的啤酒鴨?”
“可以啊,嗬嗬。。。”梁博回道。
“老三樣是什麼呀?”曉蓉朝羅慈恩溫柔地問道。
“魚頭燉豆腐、燜風爪和黃豆燜茄子,這三個菜是老板這裏的特色,也是最好吃的,我們來都會點這三道菜,味道非常好。”羅慈恩含情脈脈地看著陶蓉。
“哦,聽著蠻好吃的樣子。”曉蓉期待地說。
“恩,是挺好吃的。”此時的羅慈恩正在認真地寫著他的菜單,梁博見他無暇應答,便應答道,“對了,你什麼時候來的啊?”
“今天下午才下火車。”陶蓉微笑著回應。
“現在才6月下旬,我聽阿羅說你是7月才離職啊,那你不是還要回去?“梁博不解地問道。
“不去了。”羅慈恩已經寫完了菜單。
“不是說7月份才離職嗎?”梁博道。
“唉,我們主任不讓我離職,其實在5月份的時候我就側麵提過辭職的事。那時候我們兩個已經計劃好了,不管他規培不規培我都回這裏來上班,所以我5月份就口頭說了,可是主任當我開玩笑呢,當麵就否決了我。”陶蓉解釋道,“後來他打電話給我說辭職的事,我就把正式的書麵離職書給了主任,主任當場還給我啦!還找我談了好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