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防禦性醫療(2 / 2)

兒科醫鬧實在是太過常見了,新聞報道也屢見不鮮。很多醫院看到孩子被送來時已經很嚴重了,不敢收治,怕沒治好會發生醫鬧。反正隻要不收,就不會有太多麻煩,即使後麵鬧到打官司,在法律上也是無過錯的,最多承認醫術不精、床位不足這類次要原因。但是收治了,一旦發生糾紛,醫院和醫生就難以善後了,任何一個細微的錯誤都會被家屬或媒體無限放大。

造成這種現狀,歸根結底是在目前的醫療大環境下,醫生收治病人時,無形中會帶有防禦性治療的意識,緊張的醫患關係才是這些醫院都不收治的根本原因。

在目前的這種醫療環境下,醫生收治病人時無形中會帶有防禦性治療的意識。防禦性醫療是醫生對緊張的醫患關係做出的對策,而在病人這裏,就有不被收治的風險,進而耽誤治療,造成悲劇。

範主任碰上的醫患事件似乎驗證了這一點,範主任因為好心收治了老鄉,卻被其無賴的兒子賴上,最終賠了不少冤枉錢平息那次事件。無稽的醫鬧事件與今天這個輾轉幾家醫院都不收治病人的事件,其實就是一個因、一個果。目前的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如果不能有效緩解,隻會讓防禦性醫療跟著越來越嚴重。如此的惡性循環,對於醫療事業、對於普羅大眾都是非常的不利,甚至長此以往,醫生不再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而是穿著防彈衣的自衛者;病人則可能淪為任人宰割的板上魚肉,想治就給治,不想治就任其發展。到那時候,醫療係統將會徹底地崩潰。

3

好在我們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他們不但發現善和惡,而且做出努力引領著正確的道路。

這一家人本質上是善良和樸實的,經過江主任的悉心分析,他們似乎已經接受了既定的事實,並沒有大鬧。在早晨還沒有交班前,家屬就把孩子領回家了,也冷靜地辦好民相關手續。

交完班後梁博一個人走在醫院的路上,突然感覺一陣寒氣襲人,初冬的南方,氣溫變化也是非常的大,淩冽的寒風吹得路上的樹木沙沙作響,醫院的行人還是一樣的多,大家都行色匆匆,梁博突然接到了一個短信,是一個陌生號碼。

短信:

梁醫生,您好,我是張欣,您之前19號床病人的女兒,我爸爸今天走了,他走的很安詳,媽媽說讓我給您來個短信,感謝您這幾個月不辭辛苦的解答的我們碰到的難題,非常謝謝您!

這信息讓梁博的心更加涼了,19號床是梁博作為規培醫生第一個管床的病人,也算是感情最深的一個病人,他出院之後碰到什麼不舒服的,王阿姨還是會打電話來問梁博,梁博都是非常積極的解答,但是還是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這一天讓梁博感覺到了寒冷中的寂寞,並不是所有的寒冷都會讓人失意,而今天的這個風讓梁博徹底感受到了它的沁人心脾。

4

因防禦性醫療孩子死亡的事情梁博本以為就此結束了,,可是在第三天,報紙上就刊登了家屬關於此次事件的文章,好在文章並沒有過多的指責梁博所待的醫院,而是主訴防禦性醫療的問題。當然站在病人的角度,防禦性醫療是讓人痛恨的,但是站在醫生的角度,也是無可奈何的作法。同時,這次事件也引起了社會的重大反響,有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醫患關係的尷尬現狀,剖析著其發生的原因。換個角度來說,這次事件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也算是一件好事。

關於這次事件的對錯,留給曆史去評說吧,對於我們的主人公梁博來說,現在是另一種解脫,因為可以徹底離開急診室了。

在這個刀尖上過日子的急診室裏僅僅待了兩個月,梁博卻是經曆了驚心動魄的搶救場麵、心力交瘁的夜班值班、劍拔弩張的醫患對抗……梁博不禁感慨:在這裏,每一次的奮力搶救,都會耗費醫務人員的巨大精力;每一個稀奇古怪的病人,都隱藏著一個光怪陸離的故事;每一場醫療糾紛,都是醫生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一次思考。

急診室的日子已經久遠,但梁博每次想起這些,都會不自主地不寒而栗!這些故事本不想再憶起,可沒有想到,自己曾經經曆的“劍拔弩張的醫患對抗”居然會再次發生在謝鵬飛身上,而且是更加出乎意料的凶殘和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