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遭到陳寶珠家人的反對,雷振聲是有預料到的,但他並不氣餒。雷振聲自己也不希望再回那個偏遠地區的老家了,他深知在省城發展才能夠有最好的發展平台,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從一開始就不想做一個默默無聞的醫生,所以他才比別人更加努力,他做的這一切都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機會分到省城的醫科大附屬醫院。直到分配結果出來,他一刻都沒放棄過。
但是事與願違,沒有例外,雷振聲分到了老家所在市的醫院,而陳寶珠卻因為父親的關係留校當了一名基礎醫學的老師。這樣的分配,對於雷振聲的家人來說已經是無尚光榮了,但是對於雷振聲來說,就是把他的夢想給澆滅了,也把他和陳寶珠徹底拆散了。工作分配公布的那一天晚上,雷振聲喝了很多酒,想了很多事情。那一天也是他人生的分水嶺,他痛定思痛,為了以後的前途,為了能留在省城和陳寶珠繼續發展,他做了一個在那個年代非常大膽的決定,就是不去工作,繼續留校深造——讀研究生。
在那個年代,放棄唾手可得的就業機會,而選擇讀研究生是件太新潮的事情,新潮到雷振聲他們村裏的人連“研究生”這個名詞都從來沒有聽說過,大家隻知道有“大學生”,沒聽說過還有“研究生”的。為此,雷振聲的父母非常地傷心,他的父親還差點跟他斷絕父子關係了,兄弟姐妹們也都來規勸他,但是雷振聲從來是這樣,想好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其實,從他下決心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做這樣的選擇左右都會有傷痛的,他選擇不再理會這些,事實證明他父母的反對是徒勞的,他毅然決然地堅持留下來了,義無反顧地讀研了。
那時候的雷振聲雖然還年輕,但是不像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對未來懵懂不知,一直以來,他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而他研究生的碩導是剛從日本留學歸來、30歲就是碩導,32歲就當上普外科副主任也是學校的傳奇人物——陳琦教授,這讓他更加堅定要讀研究生了。
事實也證明雷振聲的選擇是沒錯的,陳柄風看到了他的決心,加上那時代的研究生也是難得的人才,便在他讀研的第二年答應了他和陳寶珠的婚事。而他們的婚禮是在雷振聲研究生畢業的那一年辦的,那一年,雷振聲也因為導師陳琦的關係和學曆的優勢如願地進入了林江省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本省排名第一的醫院。後來,隨著陳琦的一路晉升,雷振聲也跟著一路提拔。在他35歲那年,他就當上了胃腸外科的科副主任,3年後又如願當上了科主任,而比自己資曆高幾級範權叔還是當著他的副主任,這點一直讓他沾沾自喜當年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2
不經意間,雷振聲的車就已經開到了陽光新城小區門口——這是他自己的家,雷振聲望著9棟的8樓窗戶,能看到裏麵透出微弱的燈光,雷振聲知道裏麵有人,而這才是雷振聲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