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長宏的去向(1 / 2)

向揚目前快到點了的人,在政治上沒有上升到可能,他才肯用自己的餘熱來幫周玉波助陣。借以為自己的後一代打下關係,不論怎麼樣,周家都會記下自己這份情,落在子女們身上,足夠保住他們的前途。何況,千億項目的前景確實誘惑人,即使在自己的任期裏不能完全建成規模,但自己也有打下基礎的功勞,這份耀眼的政績對向揚而言,也想謀求抓在手裏。畢竟在體製裏的人,誰不想有一個輝煌的結尾?

海岸省雖說是周家的地盤,但不是說任何一個人都會服從周家的利益,大局之下,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和陣營。向揚在海岸省也有敵手,同樣存在鬥爭。每一步走都要穩,要不然肯可能出現即將退下來之前給人抓住痛處,不清不白地結束政治生命。海岸省目前的微妙波動,向揚眼中看出不一樣的跡象,但隻要千億項目這裏沒有給對手抓到的把柄,就沒有死穴給人點中。

聽著周玉波的闡述,向揚沒聽出什麼新花樣來,每一次周玉波彙報千億項目的進展,都有實質性的進度,但要麵對的困難同樣不得了,省裏隻有作出最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將困難克服。這種局麵最開始非常難過激發人的征服欲望,可到如今,三年來都類似的論調讓向揚都覺得不對勁。但千億項目的建設現場和實際進展,他也曾實地看過,不過,那都是有周玉波陪著走。

心裏突然一個念頭在向揚意念中冒出,不帶任何人進千億項目建設實地看一看,看看裏麵真實的情況?向揚給自己嚇一跳,是不是連自己對周玉波都起了疑心?如果這是自己的下意識產生的,那會有多少人都產生這樣的疑惑?

走神一小會,向揚還是將這一點念頭否決了。對周玉波的不信任,那是在疑惑周家的實力,無論如何,周家都不會讓周玉波處在這樣危機與風險之地。周家誰都可能惹事、出事,但周玉波卻不行,周玉波一直都是最完美、都是遠超過同齡人、同一起點的人,這是周家的招牌和希望所係。

於此同時,海岸省石文舉辦公桌上放了一厚遝的資料,這些材料是隱秘收集整理的。石文舉也頭痛不已,千億項目這些年來正麵宣傳石頭凶猛,效益也非常顯著。但在他這樣的高位上,有些負麵的消息也是看到不少的,真真假假,確實難以甄別。在省裏,周家大本營雖不在海岸省,但這邊的影響力確實不小,除了向揚這個省委shu記之外,周玉波也很會做人,這些年從市長、市委書記到目前常務副省長,過程中將他的影響力擴展到極致,也將周家的影響力擴張輻射。

手裏的資料雖說收集了,但要判斷資料上的所有公司有哪些是真正在千億項目裏投資,哪些是虛構的存在,真難以落實。石文舉不過是在偶然間從材料裏找到這樣的跡象,之後注意追索,才有這樣的判斷。之前悄悄地做這些搜集與整理,這一次輿情危機,讓他再次看到整個海岸省的危機。

海岸省的危機根源在千億項目,但引發出來後不僅是海岸省的悲劇,有可能引發起國內大範圍的危機與經濟倒退。如今,海岸省和不少集團都給這一項目綁架了,沒有誰能夠脫身而無損。這才是他最煩心的事。

這一危機當真隻能順著往前,發展到如今,即使國家要承擔或化解都不可能用爆發式的來解決。隻有用幾年或十幾年的時間來消化。可是,實際上能不能堅持這麼久?周玉波是這一危機的始作俑者,周家有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存在,有沒有主動來化解危機的動作?

目前確實看不到,石文舉手壓著資料,這些資料整理出來後,或許會見到更殘酷的事實,或許實際上的情況遠遠比資料體現出來的更為嚴重?

憑著手裏這些資料,到京城去確實會讓京城大佬對周玉波和周家有新的看法,但誰肯將這樣一個大危機捅破出來?石文舉知道其中的厲害,但要是都隱瞞著,等危機從內部引發出來後,上下都沒有準備,那後果豈不是更嚴重?

站起來在辦公室裏走,彙總提交的材料是封存、是付之一炬,還是弄清楚整理出來?石文舉陷入深深的沉思……

南宮無極在海岸省呆了三天,依然見不到周玉波,也見不到之前跟大江機械集團簽署意向書的老總,便留下一份資料,申明大江機械集團的態度和決策,離開海岸省。南宮無極的態度及大江機械集團的做法很快遞到周玉波麵前,周玉波雖惱恨南宮家的做法,但目前確實沒有精力和資源跟大江機械集團進行實質性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