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波(1 / 2)

周玉波從立交橋上失足,發生車禍,純屬偶然。至於英子為什麼會出現在他身邊,沒有人會去提起。連向揚都覺得周玉波可能是受不了這樣的打擊,跑到立交橋那裏跳下去自殺的。這種事情用失足跌落、意外事故身亡對方方麵麵都更好交待。海岸省這邊會將周玉波作為常務副省長來對待,甚至,推薦周玉波到京城黨校學習半年的事情都不會提出來。

周玉波死後的餘波不大,畢竟在海岸省這邊,他的人手早給清除,即使千億項目建設項目組成員對周玉波的工作認可,情感也有不錯的基礎,至少,這是工作上的基礎而已,不是陣營那種關係。對周玉波的死去沒有幾個人會動真情,最多在閑談中表示惋惜。

另一個人受到牽連,就是周玉波之前的秘書。在周玉波死後的事情處理好之後,這個人也就從人們視野裏消失,睡也不知道他到哪裏,甚至死活都不知道。

京城那邊對周玉波的死至少表示了遺憾,周家那邊也沒有多說,追查之類的話沒有說出來。從隱秘的監控記錄看,當時周玉波人確實有些發呆,給英子從側身扔下立交橋,英子本人也因此而死,無法追責。周玉波跟英子之間的醜事,如果傳開了,對周家未必是好事。目前在海岸省,也確實不會有人真想要周玉波的命,不論是向揚還是楊衝鋒,都不會要命的。周玉波已經給周家主家拋棄,從某種角度上說,也是在保護他。楊衝鋒要上位,要將前路的障礙清掉,也不會將周玉波再放在心上。

這事算告一段落。

楊衝鋒對周玉波的死,了解更徹底一些,畢竟在海岸省周玉波有任何動靜,都不會逃過他的眼線。周玉波在立交橋上發生的情況,自然落在一些人的眼裏,他們不會對周玉波做什麼卻也不會救他,順其自然,倒是對英子這樣一個漂亮的女主播用這種方式來進行報複,讓人有些惋惜與感歎。當初,英子實名舉報周玉波,卻因省裏具體的情況沒有對他怎麼樣,確實對英子有些不公平。不過,死後也沒將她的事情公布出來,算是對英子的一點補償。

海岸省的建設麵臨關鍵時期,這個字不僅是項目組的管理層知道這一點,省裏和京城都知道這一點。不會因為周玉波的事而有絲毫分心,楊衝鋒很快接手千億項目工作的領導工作,他對千億項目建設提出的規劃與展望,也是之前就在項目組裏反複宣傳的,不會讓項目組管理層有任何意外。

雖說麵臨這樣的關鍵時刻,但楊衝鋒覺得還要先將省內的哥方麵因素理順,不急著將千億項目的進程對外宣布。將本省的方方麵麵理順後,緊接著做招商引資工作才會有更足的底蘊。向揚對此也是有一致的看法,省裏要理順的不僅是千億項目這邊的建設,之前,對西北部的建設到如今也有相當的進展,今後要怎麼將彼此融合起來,有機地結合起來,確實有一個轉機問題。

回到京城,楊衝鋒直接麵見總理,對海岸省的近況做全麵彙報。海岸省這幾年得到國家的扶持也不少,雖說楊衝鋒在海岸省將周家陣營那些人貪墨的錢大多擠榨出來,上繳國家一部分,大多數都留在省裏用於建設,總理對楊衝鋒這樣做也是滿意的。如今,要找到一個全心意地位地方建設出力的人可不容易,即使楊衝鋒自己有自家的私心,有自己利益需求,但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這些都能夠接受的。

對海岸省接下來的布局該怎麼走,楊衝鋒從他省長的身份進行彙報,至於京城會有什麼樣的調整,卻不是他能夠多說的。

在楊衝鋒心裏也明白,如今的海岸省已經成為全國最好的碼頭,而向揚不僅年紀到點,他在海岸省能夠拖延這幾年一直在省裏不懂,關鍵還是因為海岸省千億項目的危機沒有解除,京城和海岸省都要這樣一個人來鎮守。雖說楊衝鋒在海岸省也不會讓這邊的秩序便混亂,可經常對這樣的決定還是一直維持不變。

可如今海岸省千億項目的危機化解,甚至海岸省最難以處置的周玉波也因為巧合給消除了。向揚在海岸省的所有原因就消除,接下來,誰來擔任海岸省的一把手就將成為各方競爭最激烈的目標。不管是誰,能夠在這一的位子上坐一年半載,都會跟海岸省千億項目的巨大豐收碩果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甚至對未來國內的政治走向都會有所影響。對最後將千億項目的效益發揮出來的人而言,今後雄厚的政治資曆可將很多對手死死地壓住。

楊衝鋒這次到京城,他不是要爭海岸省的省委shu記一職,因為海岸省接下來的運作上,他必然是做要多一個成員,會在省長一職上繼續連任。但他也擔心,如果新到任的省委shu記跟自己在工作上扭不到一塊,對海岸省接下來的建設工作會有較大阻力,這樣的阻力是非常不利的。

從資曆上說,連嶽父都說了這次在海岸省的競爭沒有絲毫可能,還不如將力量放在穩固楊衝鋒目前省長的位子上,隻要保住了省長位子,那麼,對於各家第三代核心人物而言,楊衝鋒還是穩穩占據絕大優勢的。這樣的優勢發揮得好,過兩三年,楊衝鋒找到機會再往前邁一步就可穩穩地走出去,從而奠定那種無可言傳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