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法想象,當看慣了國產爛片的觀眾,看到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超級英雄特效大片時,那種溢於言表的激動心情。一檔網絡自媒體節目,對《蜘蛛俠》極盡溢美之詞,最後他公布了自己的打分:1,非常棒的剪輯、恰到好處的配樂與好萊塢式的拍攝手法,營造出商業大片的氛圍——9.5分;2,合理的把錢用在電影製作上,沒有超級大牌的明星加盟,給國產商業大片開了個好頭——9.5分;3,絕不是五毛特效,特效這方麵完全不輸給好萊塢,並且請來袁合平設計動作戲,特效與功夫完美誒結合——9分;4,蜘蛛俠的叔叔死後,領悟到“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的道理,使得主題得到升華——9分。綜合評分:9.25。豆瓣網那邊,《蜘蛛俠》上映第一天,評分高達9.1,第二天下降到8.9,第三天下降到8.4,之後就一直穩住了。如果這部電影是好萊塢拍的,那評分絕不可能有8分以上,因為這種商業大片太常見了。但偏偏它是華語電影,蜘蛛俠在香港街頭大戰反派,說的全是中國話,這種親切感和自豪感,給了這部電影極大的口碑加成。就像某位影評人說的那樣,《蜘蛛俠》是國產商業特效大片的裏程碑式作品,絕對是要寫入華語電影影史的。因為這是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合格且優秀的華語超級英雄電影,意義極為重大。好些看過電影的觀眾,都變成了自來水,不但在微博、微信圈各種推薦,還慫恿自己現實中的親朋好友去觀影。媒體和網友幾乎一麵倒的支持,似乎他們早把季望舒前段時間的錯誤曆史觀點忘了。影評人楊超的文章很快在《光影》雜誌發出來,洋洋灑灑寫了2000多字——《蜘蛛俠:一個誕生於中國的草根英雄》:“跟美國的那些漫畫英雄相比,蜘蛛俠是徹徹底底來自於底層的英雄。超人是外星人、蝙蝠俠和鋼鐵俠都是富豪,還有各種科學家和士兵出身。而我們的蜘蛛俠,他是個孤兒,從小跟叔叔嬸嬸過著貧困而溫馨的生活,成績優秀但性格內向。他不是超人那種硬漢,隻是個內心受過創傷的小男生。蜘蛛俠之所以要蒙臉,並不僅僅隻是為了隱藏身份,更重要的是,他的蜘蛛俠衣服已經成為心理寄托。沒穿蜘蛛俠戰服前,他普通而平庸,隻有穿上戰袍,才能蛻變成無所不能的俠客……蜘蛛俠是一個地道的小市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責任或理想。當李林獲得了超自然的能力時,他並未意識到這能力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他作各種有趣的實驗,甚至參加黑圈比賽贏點小錢,看到搶劫的時候,裝作若無其事的躲開,並不認為懲惡揚善是自己的責任。然而,正是被他放跑的劫匪,在路上殺了他的叔叔,這個事件才是蜘蛛俠誕生的真正轉折點。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叔叔死前說出的這句話,成為蜘蛛俠從今往後的座右銘……他是一個熱愛生活、渴望愛與被愛的孩子。他盡力完成自己平凡生活的每一部分,雖然總是遭遇挫折。他喜歡用相機拍下一切美好的事務,雖然老板隻要他拍蜘蛛俠。他總是在女孩看不到的地方,默默關注她、保護她,卻從不能告訴她自己肩負的責任和埋藏心底的愛……季望舒導演擅長講述情與愛,以及平凡生活中的精彩,這在他上部作品《野蠻女友》就能看出。正是這種導演風格,被代入《蜘蛛俠》中,讓一部爆米花商業大片,並非簡單的打來打去那麼簡單,你從中可以領略到生活中無數的小感動……”正如這位影評人所言,《蜘蛛俠》不像好萊塢的那些超級英雄高大上,他更貼近生活,更接地氣。他給人的感覺,不像是飛天遁地的大俠,而是鄰居家功課優秀但害羞寡言的小男孩兒。“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蜘蛛俠屬於屌絲的逆襲。”“大家都快去抓蜘蛛,多讓它咬幾口看能不能有特異功能。”“我草,昨晚我被蚊子叮了一整宿,看來我是要成為蚊子俠的節奏。”網絡上充斥著各種逗逼言論,蜘蛛俠已成為春節期間最熱門的話題。這除了影片質量優秀外,還有就是巨大的宣傳廣告投入。在電影上映以後,《蜘蛛俠》的宣發工作仍舊沒有停止。各種網絡軟文、電視報道、報刊雜誌廣告,幾乎每天都有關於這部電影的新聞和消息。除非你沒在中國,或者生活於真空中,否則根本不可能接觸不到關於《蜘蛛俠》的報道。在春節前後,跟《蜘蛛俠》共同上映的電影有5部,其中一部還是國內頂級大導演的作品,可票房實在沒法做比較。上映首日,《蜘蛛俠》的票房就達到1.8億,一天1.8億啊!最後的幾天,單日票房不僅沒降,反而因輿論熱度繼續提升,兩日票房接近4億!真是見了鬼,同期上映的賀歲檔電影,排第二名那部,人家一個星期的票房也才這麼多點。這個春節是在叔叔家過的,大年初一剛起床,季望舒就接到伊伊的電話,那邊急匆匆地說:“艾倫,首周票房出來了,你猜有多少?”“10億吧?”季望舒隨口猜到。“是15億!”伊伊高興地大喊,“第一個星期,我們就拿到15億票房!”“什麼?”季望舒愣住了。《野蠻女友》當初那麼火,也是賣了快一個月,票房才累計到16億的。這尼瑪《蜘蛛俠》一個星期就15億?好變態啊!兩人高興地聊了好半天,才終於結束通話。季崇武打著哈欠走來,問道:“女朋友打來的?”“公司老板,”季望舒笑道,“她打電話通知《蜘蛛俠》的首周票房。”“有多少?”季崇武問。“15億。”季望舒說。“15……億?”季崇武張大了嘴巴,就算他是大集團的老板,聽到這個數據還是有些懵逼,然後苦笑道,“做電影這麼賺啊,改天我也投資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