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曆吉日乎吾將行(上)(2 / 2)

鄭陽點點頭,見孟驚羽在看他,順著他的話往下道:“老奴也覺得此事甚是蹊蹺。他這樣做的確沒什麼道理,可老奴也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先皇要這樣做。那時的大殿下早晚會動手,為何先皇卻偏要多此一舉。”

孟驚羽道:“若是如此也還罷了,朕隻當父皇是怕他先出手傷朕,為了保護朕才故意作出此舉來逼他提前謀反。可是父皇若是真的死了,遺體卻沒有葬入皇陵,也不知道現在在哪裏。孟驚鵬他隻說見到了一個人影將父皇的遺體帶走,卻沒有看清是誰,又長成什麼樣子。對於那人有可能的身份來曆,更是全無頭緒。”

頓了頓,孟驚羽繼續道:“這件事看起來就更加奇怪了。孟驚鵬本就是逼宮謀反,他手上若再沒有父皇的遺體,豈不是更加坐實了他這皇位來路不正?他沒有絲毫理由要將遺體藏起來,這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關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麼?”

鄭陽搖搖頭:“大殿下宮變的那段時間京中風聲很緊,老奴領著府中眾人盡量都待在府內,偶爾打聽消息也沒人敢談論這件事,所以不曾得到什麼消息。後來大殿下篡位成功後便將陛下的府邸封了起來,老奴也就更難得知外界消息了。”

孟驚羽聽後雖是意料之中,但還是免不了有些失望:“這也正常。不過父皇現在究竟是死是活,帶走他的又究竟是什麼人,若是父皇尚在人世,離了宮又能去哪兒?若是當真不在了,現下……又會在哪兒?”

說到這裏,孟驚羽歎了口氣:“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朕沒見到父皇的……心中總是牽掛。罷了,倒也不盡然是壞事,無論如何總算還能抱著一絲希望。”

鄭陽聽了孟驚羽的話像是忽然有了一些靈感,有些躑躅的道:“老奴可以明白陛下的心情。隻是老奴剛剛聽陛下說‘若是先皇沒有死,離了宮又能去哪裏’的那句話,想起皇後娘娘還在世的時候曾經說與老奴的一件事情。”

孟驚羽應聲道:“你說。”

鄭陽道:“娘娘曾說先皇喝醉時曾叫她瓊雪,平常睡夢中也時常能聽到瓊雪兩個字,似乎先皇很是掛念這位名叫瓊雪的女子。可是娘娘曾經打聽過,宗室和諸侯中並沒有叫做瓊雪的小姐,所以娘娘也不知道這位瓊雪姑娘究竟是何人。老奴想著,也許這位瓊雪姑娘是先皇心愛的女子,這一番借以假死離宮,說不定是去找這位瓊雪姑娘了?”

孟驚羽一方麵疑惑於為何母後會在進宮後,還會同鄭陽這名外姓家臣有機會說起這種私密之事,另一方麵又疑惑於父皇明明極為寵愛自己的母後,可為何會當著母後的麵叫另外一個名字。可不得不說鄭陽忽然提起的這件事和這個名字讓他聯想到了自己回憶裏的另外一處地方。

“瓊雪……瓊雪……瓊玉?鄭陽,你可知宮中有一處名為瓊玉殿的地方?”

鄭陽回道:“聽說過,這地方原是一處冷宮。老奴聽幾名在宮內當差了有些年頭的宮人說,這個地方自從先皇登基以前便封了起來。不過,雖然是當做冷宮一般對待的,卻常是有人進去修整打掃,也沒見哪位宮妃被貶去了那裏。老奴見那院子裏竹子長得好,環境也清幽,還想著說與陛下要不要索性將那處辟開,當做一處正經院子用呢。”

孟驚羽向鄭陽吩咐道:“那處院子不要動,按照之前的規矩定期派人進去修整打掃就是。不過你可知曉那處院子從前究竟所住為何人麼?”

鄭陽道:“老奴也不知道這處院子究竟有什麼不同,隻是聽上了年紀的宮人說,知道那處院子主人的宮人,要麼就是被遣走了,要麼就是出宮了,或是年頭久了已經去世了……總之,現下還在宮內當差的人,沒有一人知曉這宮殿主人來曆的。”

孟驚羽心道:自己原本就猜測三年前那位少年與楚宮有什麼淵源,而今聽了瓊玉殿這模模糊糊的來曆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隻是暫時還沒法確定三年前的少年究竟是不是如今的林世卿。

鄭陽見孟驚羽不說話,以為他又想起了先皇,便又開口安慰道:“陛下且放寬心,您不是已經悄悄派人去民間尋找了麼?隻要先帝還在人世,無論找不找得到都是好事一樁。”

孟驚羽嗯了一聲,又揉揉腦袋,拿起碗吃了圓子後,道:“今日你我所說不要再讓第三個人知曉,權當做朕沒問過就是。”

“是,陛下,”鄭陽趕忙應下,接過碗,又看了看天色,“快五更了,陛下要不要稍微歇息一下,再過一會兒就該上朝了。”

孟驚羽順著窗看了一眼外頭,見果然已經有些亮了,才道:“居然都這個時候了……不休息了,朕去屋裏的榻上躺著看會書,等著上朝便是。”

孟驚羽走到裏進,靠在軟榻上半眯著眼,拿著的書卻許久沒翻過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