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點檢笙歌多釀酒(上)(2 / 2)

孟驚羽瞥他一眼,似笑非笑道:“你這官當得倒是恁的乖覺,竟這麼快就察覺到了朕的意思。”

趙玄澄聞言心下摸不準陛下的意思,隻得戰戰兢兢的連稱“微臣不敢”。

孟驚羽再沒說他什麼,隻示意他靠的近些,貼著他的耳朵小聲說了幾句話。而後麵色如常的端起酒杯,對趙玄澄道:“廷尉大人秉公執法,剛正不阿,當真是我大楚的肱骨良臣,朕當敬愛卿一杯。”

另一邊的趙玄澄自聽了孟驚羽附耳跟他說的話以後,麵色就有些古怪,終於明白為什麼他不主動宣自己近前詳稟了。此時再一聽孟驚羽這話,更是回過味來,忙端起旁邊宮人及時端過來的酒杯,恭敬回道:“陛下謬讚。老臣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自應恪盡職守做好分內之事。”

言罷,見孟驚羽滿意的點了點頭,飲了酒之後,趙玄澄才將手上的酒一飲而盡。

自孟驚羽案前下來後,趙玄澄沒有直接回到座位,而是叫了個宮侍從旁側的珠簾後帶出來了一人,一同出了殿,大約一炷香後才又重新坐回到座位上。

趙玄澄的位置顯然沒有林世卿重要,這來回兩趟,除了被孟驚羽召到近前的時候還有些人注意以外,其他時候都沒有引起什麼反應。

趙玄澄回到座位上不久後,眾臣就聽殿中傳來一陣流水一般的悅耳琴聲。

眾臣聲音小了許多——有些人是靜靜欣賞琴曲,可其餘大部分卻是看向了台中央那個身著淡青繡荷袿衣,綰了半個元寶髻,斜插一隻銀質蝶樣步搖,長發披肩的女子。

那女子衣飾華貴,氣質不俗,一看便知不是普通的琴女舞姬。

眾人皆在猜測這位小姐究竟是誰。

終於,一曲奏畢,那小姐上前施禮道:“臣女趙晴獻醜了,適才一曲《清風》敬奉陛下。”

孟驚羽撫掌朗聲笑道:“霧沉雲散日高懸,清風明月兩相伴。哈哈,好琴藝,好曲子!名字好,寓意更好!”

孟驚羽看了一晚上的歌舞節目,除了陸婉婷的那一曲扇舞給了賞,又鬧出一點小事以外,還未曾再獎勵誇讚過誰。可是如今這一曲《清風》卻是連得了四個好字,又加了一句詩,詩中更是將這趙晴小姐隱以明月作比。

眾臣聽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是腹誹不已:這個風向變得實在太快,上一刻還是靜太妃拉著陸婉婷的手向皇上舉薦,這一刻便成了皇上主動誇讚。不過這位趙晴小姐的確會選曲子,這《清風》所譜乃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之意,曲名更有兩袖清風的寓意隱含其中。

明顯,這個時機合宜不大不小的馬匹拍的是聖心大悅。

相對於靜太妃的意思,眾臣自然更加看重皇上的眼光。

孟驚羽這幾句一出,立時便有幾個大臣隨聲附和,跟著稱讚道“趙晴小姐琴藝高超,所奏一曲繞梁三日”、“廷尉大人教女有方,趙晴小姐知書達理”等等等等。

眾臣讚畢,便又聽孟驚羽道:“朕雖無師曠之聰,但也是好琴好曲之人。趙晴小姐技藝甚高,隻不知是否不吝與朕交流一二。”

眾臣聽後不由得皆是有些驚訝的看向那名女子,心中都在思考,陛下這話裏是不是有那麼一點意思?

平心而論,這位趙晴小姐剛才那一曲《清風》所奏雖說不錯,但絕沒有上佳到如此地步。再仔細些看去那容貌也隻能稱作是白淨清麗,眉目靈秀,剛過中上之姿。

無論是才藝還是相貌,這個趙晴都比不過剛才的陸婉婷。隻唯獨家世方麵確實要比陸婉婷高上了不少。畢竟陸揚雖領兵在外,但沒有爵位在身並不算諸侯,現下更非京官,官銜品級也不高。而趙晴之父廷尉趙玄澄卻是實實在在的九卿之一,總掌全國刑獄法度,算得上是九卿中的上五卿之一了。

趙晴微微施禮,舉止大方:“臣女謝陛下謬讚,謹遵陛下旨意。”

說罷,踏著款款玉步走到孟驚羽身邊站定。

眾臣眼光正聚集在上首的時候,卻沒有注意到這一刻,剛好有一位風姿英華的重要人物自大殿門口默默的走了進來。

隻是,眾臣沒注意到,卻不代表所有人都沒注意到。

上首某人,原本召這美人過來就是為了這一刻。此時雖未見得陸婉婷同他一起回來,心中稍感安慰,但是他這個主要觀眾已經來了,這出戲總還要繼續下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