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慘的還要數奉常大夫徐坤和他手下的司禮監屬官和皇室宗廟陵寢屬官,以及身兼郎中令和京畿禁軍統領的陳墨陽。因為這兩個大官,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產物——在孟驚羽登基了以後才新提到了這個位置的。
本來奉常大夫就得算是九卿之首,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諸廟寢陵園都在他一人的管轄範圍之內,這一職所屬乃是九卿之中機構最複雜,編製最龐大的存在。
本來接手的時候就因為上一任奉常大夫是孟驚鵬所屬黨羽,直接被流放走了,所以剩下的這一個大爛攤子,包括填補孟驚鵬一黨在奉常屬官中留下的空位,都成了徐坤的任務。而且不僅如此,光是因為孟驚鵬謀逆一案,他就更多了許多不好處理的協同宗廟事務和太史丞提上來的敏感問題,譬如說如何修改前一位太史丞記載的這段二龍奪嫡的曆史……
唉,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還不算完。
他現在剛接手了幾個月,之前的事情還沒忙完,又多了太後冊封禮和清明時陛下出巡皇陵祭祖這兩件大事——簡直讓他忙的恨不得再長出來個三頭六臂,或是幹脆多分幾個身子出來。
好嘛,忙著這些正事也就算了,前一日陛下竟然找他說,這次清明祭掃不能讓靜太妃,也就是到時候的靜慧皇太後出京與他同去。不僅如此,陛下還讓他想個法子,在清明祭祖的時候幫他拖上個十天半個月,不管是說在陵園修養還是潛心祭拜,總之,要給他一個不用回京,也不用在眾人麵前出現的好理由。
這兩件事情在旁人來說也許隻能幹想法子的確不容易,但是對於擔著奉常大夫一職的徐坤來說倒是都不太難——他隻消吩咐大典星、明堂丞和靈台丞這三位主天象星台的下屬官員,說是冊封大典後觀察到北天中央的紫薇垣不穩,暗示一下此刻太後不宜出宮也就能給順利打發了。
至於幫祭祖時幫陛下找理由,那就更簡單了——反正是祭祖,直接吩咐太祝主持祭祀請送皇陵諸魂之時,說出類似於“得了先祖召喚,讓新帝單獨入內祭拜”之類的話就是了,至於是要“單獨祭拜”多少日,還不是全憑陛下說了算?
這些裝神弄鬼的辦法,雖不是什麼大智,但卻是再好用不過的法子——說起來,孟驚羽還得謝謝林世卿的啟發。
果然,陛下一聽這安排甚為滿意,當即拍板定下,還以奉常大夫就任以來兢兢業業夙夜在公為由,賞了好一堆東西。
陛下這一顆棗子喂得他著實有幾分風光,須知他身在保嫡一黨之中已有多年,算是陛下少數幾位心腹之一。他完全明白陛下不好大張旗鼓的找那幾個清流的下屬官員,才會吩咐他這個心腹去做這件事情。
至於陳墨陽這個往常有名的大閑人,如今更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忙,幾乎每日裏恨不得連頭都沾不到枕頭——無論是楚宮宮禁衛戍還是京畿禁軍金吾衛,甚至還包括了孟驚羽暗自訓練多年用於近身保護自己的那幾十名影衛,他都能說得上話,插得上手。
這無疑相當於孟驚羽把自己整個身家性命都交給了他,這樣重的信任讓他感動之餘,除了用自己生命來保護他,並且未雨綢繆做好一切保護好他的措施,再找不到其他的方法來表達他心中對孟驚羽那種亦君亦友的情感。
所以自從他接手郎中令和京畿禁衛統領這兩個重中之重的職位以後,基本就是事必躬親,暗暗調查並且除掉了其中所有他認為稍有可疑的人以後,親自上陣招募,平日裏更是勤於訓練。不僅將以往固定的巡邏安排變成幾日一變的,還經常主動負責起旁人都不大想負責的禁衛守夜工作。
用孟驚羽的話說,按照陳墨陽這個折騰法,隻要有他在身邊,別說人,連隻不熟悉、沒惡意的鳥飛進他身邊十丈範圍之內,都得至少留下兩片羽毛登記在案。
前幾日若不是林世卿行事謹慎,提前出手讓暗衛將孟驚羽身邊的影衛引開,又派了手下將孟驚羽寢宮值守的宮侍引走的話,他帶著一個大活人,即便是仗著自己功夫好,也絕對不可能就這麼輕易的將人帶進帶出。
而清明皇陵祭祖時孟驚羽要偷偷離開這件事,自然也知會了陳墨陽。不出所料,現在在陳墨陽眼中已經升級做了第一等國寶的孟驚羽,無論去了哪兒都別想甩掉他這個美其名曰禦前護衛的大尾巴。
於是他現在比奉常大夫徐坤更多了一個悄悄冥冥的任務,那就是思考並且著手安排孟驚羽在微服出遊的時候到底可以帶哪些讓他放心又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