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來自另外一個時空的後世,他的家鄉在二戰期間曾遭遇倭軍大規模的掃蕩屠殺,成千上萬的人被活活折磨致死,還由於戰爭耽誤了農時,又在1942年碰上了旱災、水災,一個40萬人口的行政建製縣,在1943年後隻剩下10萬人,人口整整減少了75%。打小時候開始,親身經曆了倭軍入侵帶來災難的長輩給胡震的述說,在他的心裏留下極大的陰影,長大後天天更是見識了這個倭民族的死不認錯。
進入這個時空後,胡震心裏對於這個卑鄙無恥的倭國民族,有無盡的痛恨。
當他掌握了華夏的權柄之後,便毫不遲疑地動用強大的力量來對付倭國,生怕倭國會給他一手打造的大華夏事業造成陰溝裏翻船。
其實,這是胡震過度緊張了,本時空的倭國,與另一個時空根本不可同日可言,可以說是胡震出動華夏軍不足10%的力量,便將整個倭國打得趴了下去。
胡震慢慢也察覺自己對倭國的力量實在是精神過度緊張了,但他卻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仍然以最高壓的姿態掃蕩倭國群島。
不過,在華夏的民間卻不是這樣認為的。
雖然有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但時人對於倭國人的情緒,遠沒有另一個時空中由於倭國人接二連三地發動對華夏的侵略戰爭,並且在戰後死不承認曾經清略華夏而導致華夏人對倭國的深惡痛絕。
當華夏軍在倭國群島采取果斷的掃蕩行動時,再加上潛伏在華夏內部的倭國間諜采取輿論上的配合行動,鼓吹要什麼自由,並且到處言說倭國的悲慘遭遇,於是,很多人動了惻隱之心,特別是那些從滿清那裏過渡來的官僚們,對於胡震這種對倭國竭斯底裏的態度,很不以為然。
不少人直接向胡震遞來奏折,要求減輕倭國的壓力,甚至有老學究直接指責胡震作為華夏帝國皇帝人主,應有仁義之心,放倭國上下一條生路。
胡震看著成堆的奏折,甚是惱火,從寶座龍椅上跳下來,氣鼓鼓地在辦公室裏轉了幾圈,下命令要駐倭國華夏軍要嚴密封鎖倭國的一切信息,不得讓國內的那些聖母婊們得到消息並製造阻力。
“皇上,我們真的要將倭國打進地獄從此萬劫不複?”蘇文質覺得到了此時,這倭國對華夏的威脅已經忽略不可計了。
胡震抬頭看了蘇文質一眼,堅定地說:“華夏強,倭國就是妾;華夏弱,倭國就是賊!你看看史書,從唐代起,這倭國就企圖進犯華夏,但每次都打不過,隻好低頭裝孫子,每當華夏貧弱時,就打起覬覦之心,這那是盡頭,為了子孫後代計,必須滅此惡心的倭寇。”
蘇文質從華夏軍建立起就跟著胡震,雖然有很多的不理解,但對胡震的決定從來都是不打折扣的:“是!華夏軍上下堅決執行皇上的命令!”
“好,此次除了軍事之外,還要在文化上采取行動,徹底讓倭國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
蘇文質轉身出去的時候,胡震決定再加點料,要讓倭國從此消失在曆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