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昨日黃花(2 / 2)

“沒有。”王新投去熱情地目光,“剛才可把我們嚇壞了!”

“沒那麼誇張吧!”韓梅微笑著回答。“其實你們很想知道我韓梅怎麼突然會失態。大凡一件事受刺激,腦子裏便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我的經曆與考古有關。”

“哦!我說呢,剛才您那一聲‘血魔!’,便糊塗了,這油紙傘您剛才是不是發現了什麼?”張婷問道。

“鬼丫頭!我剛才接過油紙傘,觀察傘麵做工精巧,繪畫源於中國傳統手法,斷定產品屬於中國物品。接下來從被戳亂的下角殘存‘美濃’字樣,認定產品來自中國寶島——台灣。

美濃鎮位於高雄縣中部偏東,北隔玉山山脈尾端與衫林鄉為界,東以茶頂山與六龜相鄰,西邊是旗山鎮,南邊則以老濃溪,與屏東縣高村、裏港鄉相望。是台灣客家文化重鎮。美濃因開墾當時經常煙霧彌漫故原名‘彌濃’,日據時代日本政府以日本國內發音接近‘美濃’,改稱‘美濃’。美濃人的祖先,絕大多數來自大陸廣東省嘉應州屬蕉嶺、梅縣等地。鎮民多以務農為主,民風純樸保守,刻苦耐勞,勤儉持家,鄰裏極為敦睦。

無煙囪的美濃,手工藝極負盛名,尤以油紙傘為代表。對客家人而言,傘除了遮雨的作用,更是吉祥的表徵:傘麵張開後呈圓形,有圓滿的意涵;再因‘傘’字有四個‘人’,象征多子多孫,因而備受客家人喜愛。美濃的油紙傘製作精巧,傘麵上的中國書畫極富美感,即便人們多已不使用油紙傘,仍有許多人視其為藝術品而收購珍藏。其中以中正湖畔的廣榮興傘廠曆史最久,也最負盛名。”

“嗯,有門道。你是說這油紙傘是高雄美濃傘廠製造的產品?”王新問道。

“九年前的一個雨夜,我正在單身宿舍趕製一份考古規劃,忽然聽到急驟地敲門聲,我開始以為是單位同事,便前去打開了宿舍門。這一開不得了,三個蒙麵人急速闖入,把我緊緊圍住,我緊張得心都快跳出來了。其中一位沙啞男中音對我說:‘我們哥兒們弄了一件寶貝,知道你是專家,老實點,給個說法,不然你會變得很難看的。’我知道遇到了惡人,他們每人手中都拿著一把相同的油紙傘,因為外麵下雨,我沒太在意。

沙啞男中音嗖地一聲從腰中抽出一把短劍,劍鞘還沾著泥土,連傘帶劍堆在桌上。我借故發怒,把油紙傘一把掀在地上。他們耐著性子,等我一句話。

我打開劍鞘,雙手微微顫抖著,那可是戰國時期的寶貝,是我們考古工作者難見的那一種,與我們後來濱城出土的蟠螭紋青銅劍可相媲美。我情不自禁地喊出:‘這可是民族的國寶哇!”蒙麵大個一掌將我推開,迅即用匕首抵住我的咽喉,沙啞男中音拿起劍就跑,歹徒消失在夜幕中。”

“再事後來呢?”張婷繞有興趣的問。

“我好半天才緩過氣來,心神未定,突然想起地上還有一把歹徒遺留下的油紙傘。我關好窗門,就著燈光仔細端詳起來。你知道,我們考古研究人員一旦投入工作,便會廢寢忘食。油紙傘製作精巧,更主要的是它來自高雄美濃。於是我聯想起是不是跟境外走私文物團夥有關聯。我的想法在傘背找到了答案。透過亮光,傘麵呈現:五公分S圖案,據文物管理部門的通報,我知道這是‘血魔’團夥的徽記,我不寒而栗。後來我將收集到的證據和判斷向公安刑偵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作了詳細彙報。所以今天一見到油紙傘便想到了那晚的恐怖情節。讓各位見笑了。”韓梅說出了她的故事。

王新點了點頭,“看來這場較量比我們預計的要複雜的多。”他抬起頭,注視遠方。

“我剛才說過了,美濃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客家文化的美麗小鎮,製傘工藝從廣東的潮州傳入,具有材質輕巧,堅固實用的特性,從取材、製作到作畫,都是純手工的精品,匠心獨運的藝術,甚至已成為美濃的象征之一。而境外盜賣文物集團是如何采購,嵌入徽記,我們不得而知。張婷從懸崖收集的這把油紙傘與蒙麵人遺留韓梅居室的油紙傘是一樣的,你們看,這就是‘血魔’集團的徽記。”韓梅將傘展開,透過陽光,S圖案清晰可見。”韓梅指給王新、張婷看。

古墓清汙接近尾聲,小丁忙碌著。

三人向坑口走去。豔陽高照,風和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