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的這一招對我們心理穩定起到了很大鎮靜作用,至於如何與外界聯絡,返回地室、臨崖下墜方法都不可取,地麵救人又失去了黃金時段,我想領導們一定得到了某種暗示,譬如墓室地殼震動、被張婷驅趕的毒物重現某種場合,等等。接著我提出‘滾石示警’的辦法,得到了王所、張婷的支持。決定第二天清晨行動。
接著我們就‘五馬分屍的酷刑’為題展開了探討。我是考古專業人員,王所是漢語係專業的高材生,張婷的談吐更令人吃驚。想不到我們的刑偵人員竟有那樣成熟的見地。
據我所知,五馬分屍是中國古代酷刑車裂的俗稱。也有稱為轅或車轅的。行刑時把人的頭和四肢分別綁在五輛車上,套上馬匹,分別向不同的方向拉,這樣把人的身體硬撕裂為五塊。
張婷接答很幹脆:春秋戰國期間,車裂之刑使用得相當普遍。戰國時,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孝公死後,太子即位為秦惠文王,商鞅受到敵對勢力的攻擊,結果被擒獲,車裂於鹹陽,《東周列國誌》第八十九回‘鹹陽市五牛分商鞅’更作了詳細的描寫。
‘車裂的確始於周代。秦末農民起義時,陳勝的都將宋留率兵攻占南陽,聽說陳勝已死,不敢再向武關方向進軍,而向東撤退到新蔡,投降了秦軍。秦將派人把宋留送到鹹陽,宋留這個農民軍的叛徒並未能保全性命,被處以車裂之刑。黃巾起義時,馬元義在洛陽謀劃起義,響應張角,並且聯絡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定於三月五日動手,因叛徒唐周出賣,馬元義被捕,車裂於洛陽。可見,古代統治者對農民起義這樣的作亂者是深惡痛絕的,凡是捕獲農民軍的首領或骨幹分子,不論他屈膝投降或寧折不彎,都要用淩遲或車裂這樣最殘酷的刑罰把他處死。’王所亦不甘落後。
而張.王二位一段關於酷刑的結語,使我們夜晚暢談升華到高度,象我這樣一個專業人員,也不能不佩服他們的睿智和機敏。
張婷說,‘史學家們把車裂酷刑的斷代時間放在了唐末,這點對於我們認識古墓成形的年代有著積極的意義。張婷淺見,那麼,我們光臨的這座古墓室,有著遙遠的曆史。饕餮紋寶劍的現世,那可是青銅器時代的寶物,饕餮(tāotiè)紋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王所,你說是嗎?’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要忽略了。據騷狐狸交待,他們盜竊古墓的還有北宋官窯的瓷器。對於我們偵察員來說,仍是一個遙遠的年代。考古問題,留給專家們去鑒定。而這座古墓室,有著太多的謎,盜墓賊正是衝古墓室豐富的地下文物來的。無論是隱藏很深的境外血魔團夥,還是明火執仗的野狼梟首,都與古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墓室,不是還有五具盜墓賊的屍骨麼?’大家聽聽,是不是很有見地?”
“是有見地,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韓梅,說下去。”紅鷹起身,給韓梅倒茶。
“韓梅姐,怎麼光往我們臉上貼金,我們那一點能耐,魯局還不清楚?”張婷插話。
魯局擺了擺手,示意韓梅說下去。
“我們就這樣,在寒風中支撐著。黎明,三人按照各自的習慣進行了熱身,王所、張婷打擒敵拳;我呢,打的五禽戲。一陣熱身後,按照王所的部署,我和張婷選材,王所動手定位,實施刑偵租議定的“滾石示警”計劃。6點20分,第一塊直徑約30公分的卵園石被推入澧水,每間隔10分鍾,滾下第二塊。當滾下第六塊岩石的時候,江麵上響起了‘滴滴答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激越地軍號聲。王所告訴我,那是紅鷹所長的殺手鐧。”韓梅說到這裏,魯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