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個熱鬧。據我所知,據傳,清代湖南四大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曾結伴遊洞庭湖,於淩雲塔前每人吟詩一句,聯成七絕一首:《詠淩雲塔》洞庭秋水硯池波,且把君山當墨磨。寶塔倒懸權作筆,蒼天能寫幾行多?對不?”大老李一反往日沉穩厚重,出口滴水不露。
“我的天哪,你們都是時光隧道爬出來的?”接話的是沅江水上派出所副所長左偉,一句甕聲甕氣的問話把大家逗笑了。
“塔,又稱浮屠,起源與佛教,原本是得道高僧安放骨灰和佛物的地方。後來,塔便逐步被演化成鎮妖驅邪的正義功德的象征,再隨著佛教的普及,塔便被普遍用來鎮河妖除水患。請乾隆年間,由於所信奉的佛教由闡宗轉為密宗,這塔也賦予了另一層意思;那就是人為‘盛世’的象征,立在沅江萬子湖的淩雲塔,極可能是這個政治意義的一個產物。”張婷說著,放眼望去,她想起了南宋抗金巾幗英雄梁紅玉,思潮在她心中翻滾。“這個塔,借我一用。”聲音很輕,她在構思一個大膽地設想。
戰友們不約而同向她望去,張婷眉宇間透露著一種堅毅。
說話間,快艇已到桔洲、但家山水域。
“戰友們,這一帶是沅江最窄的水麵,約500米左右,島嶼汀洲星羅棋布,水流平緩,過這裏,就進入萬子湖了。大家注意觀察兩岸的情況。過了這裏,我們就逆流而上,看看左岸的情況。張婷,你看怎麼樣?”馮所長說。
“馮所長,你是行家,大夥就仔細觀察、琢磨一下水域地形吧。也許,這裏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洲,將成為我們布兵製勝的疑兵。”張婷自信地說。
“張婷想得遠哪,我等雖出生於沅江兩岸,風來雨去,切不可以三國蜀漢馬謖之思度之,一子不慎,謬之千裏呀。”沅江水上派出所副所長左偉說。
“嘿嘿,咱們的左所長還之乎也者上了,不過話說的也在理。特別是咱水上派出所的戰友們,我可把醜話說到前頭,這次我們是配合張婷他們緝拿毒販嫌疑人,不得絲毫鬆懈和馬虎,哪個環節出錯我拿誰試問!”馮所長說。
“馮所長,您就放心吧,我們決不會丟咱沅江人的臉。”水上派出所青鋒說。
“哦,馮所長都把鼓動工作做到這份兒上了,我張婷決不負眾望。”張婷轉向李俊:“師兄,有感慨吧?”
李俊沒有直接答話:“馮所長,左邊是燈塔洲,以進入塞南湖水域了吧?”
“沒錯,過完塞南湖,拐道就是柳楊湖。這兩片水域寬闊、平靜。”馮所長回答。
“好,那兩湖交接處是不是水麵狹窄?兩岸地形是不是犬牙交錯?”李俊問。
“白沙湖村與西村之間水麵狹窄,也是柳楊湖與塞南湖交彙處。港汊自然多些。”馮所長轉向李俊:“知道了。可謂用腦者為謀。”
“你小子還真長進了。”大老李起身來到李俊身邊,意味深長地說。
“馮所,我們穿過204國道,去上長河、栗山村、木魚包水域看看?”張婷建議。
“好的。”馮所長第一次與來自臨沅警方的張婷打交道,感到這位年輕貌美的女警有著太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