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小霸王再起爐灶 李玉鳳掃平劉備(1 / 2)

先鋒魏新荷連擒兩將,東方軍士氣大振。副先鋒魯肅撞見騎都尉虞翻,虞翻以弩兵壓住陣腳,魯肅正麵假裝佯攻,令輕騎襲擊虞翻背後,虞翻敗,被魯肅活捉。

二梯隊柳月、諸葛瑾乘勢掩殺,撞見周泰、朱然前來助陣。這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署別部司馬。與蔣欽不離孫策左右。柳月截住周泰,走馬數合,柳月飛刀來襲,周泰揮槍抖落兩把飛刀,沒料到第三、第四把接踵而來,深深紮進右臂,周泰痛疼伏鞍,被諸葛瑾仗劍拍於馬下。朱然來救,再著柳月飛刀,滾落雕鞍,諸葛瑾叫軍士綁了。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善使槍、小戟和弓,曾效力孔融、劉繇,195年,太史慈降孫策,以為重臣。見周泰、朱然先後失手柳月,挺槍來救。被壽春軍師江上飛接著,“鉤鐮槍”江上飛不愧為東方雲高徒,“倒踩七星步”,身形如行雲流水般溜了開去,手腕一翻,已將一條晶光問爍的鉤鐮槍撤在手上。“鉤鐮槍”江上飛幹腕一抖,掌中鉤鐮槍竟當做大槍使帶起碗大的槍花,竟施展出“嶽家槍法”裏的煞手,刺向太史慈腰下的“笑腰穴”。太史慈暗自點頭,暗忖這壽春軍師武功的確不弱,須知鉤鐮槍遠比大槍短,在江上飛手上竟能抖起碗大的槍花,功力之深,太史慈焉有不識貨的道理。當下他也不敢太過輕敵,輕嘯一聲,運槍如風,兩將大戰三十餘合,難分伯仲。這太史慈掛念主公,急著脫身,於是賣一破綻,撥馬便走。江上飛策馬就追。

太史慈挽弓搭箭,江上飛鉤鐮槍撥飛箭的,說了聲:“跟我玩陰的!”左手收回鉤鐮槍,右手一揚,三支袖箭噌的射出。太史慈叫聲不好,那第三支袖箭已勁射右腕,被江上飛趕上,蕩開兵器,將太史慈打於馬下。叫軍士綁了。

孫權馳馬仗劍來救,江上飛銀鈴般飛聲:“來將通名?”“我乃廬江軍師孫權,請問將軍?”“久聞將軍大名,我乃壽春軍師江上飛!”

“將軍盡管放馬過來,你我今天軍師對壘,也是奇事一件!”孫權說完縱馬直奔江上飛。“好嘞!”兩人走馬行風,一時飛沙走石。

雲中龍中軍直進,遇小霸王孫策;文昕陽遇霍峻、方飛玉遇陳武、魏夢遠遇蔣欽,兩軍戰鼓齊鳴,呐喊助威聲震天。

戰事延綿二個時辰後,東方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摧毀了孫策軍防禦體係,隨著主帥孫策敗走、孫權、霍峻、陳武、蔣欽相繼被俘,一舉拿下了廬江城。

當晚,文昕陽召開慶功大會。柳月、諸葛瑾、江上飛、魏新荷、雲中龍受到表彰。按照東方軍慣例,對戰爭中被俘將領,本著去留自願,立功授獎的原則,孫策軍將領:黃蓋、虞翻、陳武、霍峻、朱然、太史慈歸順東方軍;孫權、周瑜、周泰、蔣欽、呂岱、宋謙返回孫策軍。廬江一役,奠定了東方軍以圖江東的大略方針。

孫策逃回柴桑,召集舊部,元氣大傷。但小霸王終歸是小霸王,麵對如此嚴峻的態勢,沒有氣餒。這一日,柴桑破例召開軍事會議。

新任柴桑軍師周瑜說:“廬江雖失,但我們還有柴桑。這一仗,我們確實證實了東方雨的實力,其將帥的組織和攻防能力不可小視。特別是東方軍上陣的幾名女將,除了我們心理準備不足外,人家都是一等一的將軍。這點,我們情報上有所失誤。在廬江開戰前我曾經說過,我們的最大過錯是對壽春東方雨崛起思想準備不足,丟失秣陵已經給了我們一悶棒,可包括我周瑜在內,臨陣時都還承有幻想。我、蔣欽、宋謙、呂岱都是敗將,當然,那幾個歸順的,我們就不要去評論了,人各有誌嘛,誰要你組織不力呢?”

“講到這裏,首先我孫策應負主要責任。我也差一點成為俘虜。與我交戰的那個雲中龍,也是個女將,年紀輕輕的,武藝卻很霸道,我孫策也參加過大小幾十次戰鬥,令我心驚的,這雲中龍要算一個。”孫策環視一下眾將,繼續說道:“剛才軍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已經困惑我好久,經廬江一役,我們算是對東方雨有了重新認識。東方雨不是胸無點墨的人,她走的每一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先滅袁術,再動秣陵,整治劉備,直取廬江;每一步,都打到了對方七寸。所以,廬江之戰,我們為什麼敗了,是值得好好地反省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