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趙雲雪恨收永安 張任潰敗歸大統(1 / 3)

206年10月,趙雲終於獲得機會,以雪三月前被張任偷襲痛失永安之恨,統帥部已批準由第二軍團前軍師趙雲收複永安的計劃。

秋高氣爽,趙雲適時召開戰前軍事會議,上庸太守孫權,謀士苟攸,將軍太史慈、甘寧、黃忠、劉琦參加了會議。

趙雲說:“三個月前,我大師兄張任偷襲永安成功,我們損失了夏侯敦、紀靈、朱恒、苟彧四位將領。據我們偵察,張任現有兵力9萬餘人。西川將領有法正、高沛、董和、龐羲、孟達、楊懷,加上我軍被俘的將領夏侯敦、紀靈、朱恒、苟彧,參戰將領可達11人。我軍參戰將領6人,參戰兵力79500人,加上江陵太守王粲、武陵太守鮑隆、軍師華歆的援軍,總兵力可達11萬人。這樣,我軍實際參戰的將領為9人。敵軍中,法正、楊懷是涪城戰役被俘將領,對我軍的作戰能力存有餘悸。上次我們是挨餓踹著性命打,這次我們是吃飽了喝足了悠著打。將軍們,我們不能讓恥辱進入曆史,我們一定戰勝張任,奪回永安!”

“不錯,那一仗我們輸得太窩囊,我甘寧一定再找張任決一雌雄。趙將軍,我甘寧請求擔任攻打永安先鋒!”甘寧站起來,堅定地說。

“好!興霸好兄弟!”趙雲拍著甘寧的肩膀說。

“太史慈願為副先鋒!”

“趙將軍,你就下令吧,我等緊隨將軍,堅決完成使命!”黃忠義無反顧,白須飄飄。

“謝謝各位將軍肝膽相照,眾將聽令:甘寧率11000人為收複永安先鋒,太史慈率本部14000人為收複永安副先鋒;黃忠率11000人為左翼,劉琦率11000人為右翼;我自領18500人,軍師苟攸率14000人為中軍,各部散會後即刻準備,二小時後啟程開拔,上庸就交給孫權太守管理了!”

“是!”眾將起立,返回軍營準備。

趙雲派出小校,飛騎向江陵、武陵發出指令。

且說甘寧、太史慈一路激進,這心口憋著一股氣。走著走著,甘寧謂太史慈曰:“子義,你說這張任怎麼那麼不仗義,他與子龍還是師兄弟呢?”

“你想,張任身為大師兄,其名望不及北地槍王張繡,更莫說是小師弟趙子龍了,這兩年在劉璋手下雖身為大都督,但無作為。劉璋那小子胸無大誌,張任想出頭都難那!”太史慈說。

“所以他借子龍槍挑張繡為借口,采取偷襲擊敗趙雲,這樣不僅拔高自己的聲望,而且也為西川贏得利益,可謂一箭雙雕哇!”甘寧接著說。

“如果我是張任,就不該趟這淌渾水。你想,東方軍肅清馬騰殘餘勢力後,下一個戰略目標是誰?就是呆子也預計得到。現在倒好,張任惹火上身,東方軍進剿西川就順理成章了。”太史慈接著說。

“子義,永安戰役你去征集糧草,原本很好的伏擊計劃,因糧草短缺,一下改為進攻,那仗打得才叫窩囊。如果是往常,我甘寧一定生擒張任,可那次,提著性命與張任打了個平手,要不是子龍果斷撤兵,說不定我甘寧也出不來呢!”甘寧回憶說。

“興霸,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這次趕個本還不行?不過話又說回來,子龍把失利的原因往自己身上攬,我們這些作部下就沒有一丁點責任?前一段作戰,勝利來得太容易了,以至大家都有點得意忘形,是吧?”太史慈分析說。

“嗯,子義你說得在理。這次,我們一定打贏張任!”甘寧說完,令部隊加速前進。

探子飛騎向張任報告:“東方軍第二軍團趙雲部,起兵8萬,由上庸殺向永安來了!其先鋒部隊離永安僅3裏之遙了!”

“先鋒是誰?”張任喝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