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蜈蚣嶺再起風雲 南匈奴左軍覆滅(1 / 2)

南匈奴左穀蠡王呼中、左大將須卜威改變策略,尋找東方軍主將作戰。南匈奴騎兵因被畫眉七星陣控製,發揮不了鐵騎優勢,而東方軍卻輕而易舉的擊潰慌亂中南匈奴鐵騎。忽然間,隻見北線人頭攢動,原來是北地槍王張繡掩殺過來了。左大將須卜威一看,有戲啦,於是催動戰馬迎上前去。張繡殺得正起勁,前麵竄來一標人馬,簇擁著一位將軍奔馳而來。張繡定睛看時,原來是手下敗將須卜威。於是大喝一聲:“敵將還不下馬受縛!”

這須卜威開始一愣,繼而怒發衝冠:“張繡,上次你不過是投巧贏了一招,難道我南匈奴堂堂上將,還怕你不成!”說著挺槍與張繡接火,隻聽嚓的一聲,火星四濺。張繡見須卜威來勢生猛,隨即纏入中門,順勁抖發,一招金槍鎖喉,逼退須卜威淩厲攻勢。左穀蠡王呼中加入戰鬥。張繡力挽狂瀾,一杆槍虎虎生風。三將十二蹄,一時飛沙走石,草晃樹搖。

早有小校報與徐晃,徐晃揮舞大斧殺開一條血路,遠遠望見張繡正與南匈奴二將憨鬥。張繡那柄虎頭金槍,晃來悠去,虎虎生威,“百鳥朝凰槍”槍法精準,一時左穀蠡王呼中、左大將須卜威雙戰張繡,依然奈何不得。左穀蠡王呼中急於求成,忽然靈機一動,改紮馬腿。須卜威會意,會戰中張繡微感敵將槍法變化,大吼一聲,黃驃馬從須卜威頭頂騰飛過去,脫離戰圈,這一著使左穀蠡王呼中始料不及。剛一回頭,撞著徐晃迎麵衝來:“敵將哪裏走!”呼中心裏一驚,又一個難纏的主兒,也不答話,挺槍與徐晃大戰起來。須卜威一看戰事起了變化,調轉馬頭對付徐晃。三人攪在一起,徐晃一柄八卦宣花斧使得出神入化,下來又是三十回餘合。

張繡回馬,纏住左穀蠡王呼中。那呼中領教過張繡槍法,一接手便顯得格外謹慎。張繡青龍探爪,金剛亮臂,金絲纏腕,單鳳奪巢,一招緊似一招;呼中怪蟒出洞,夜叉探海,犀牛搖頭,金槍封喉,一槍快過一槍。高手鬥陣,全在於心氣平穩。接下來,便是一場惡鬥。

南匈奴之所以布陣不得法,是因為東方軍用七星陣罩住了他們,才使這凶悍驍勇的鐵騎處於挨打的地位。然而七星陣不是萬能的,控製住數萬兵馬也隻是暫時的。匈奴人清楚這一點,東方軍更在乎這一點。畫眉向李宇軒靠攏,商議在七星陣解除之前,東方軍全力由東向南席卷,殲敵大部。劉亮被斬後,局勢起了變化,目前南匈奴主將左穀蠡王呼中、左大將須卜威被徐晃、張繡牽製,戰事有利於東方軍。畫眉當即下令上黨太守文聘撤出陣地,發起全麵攻擊。

日正中天,七星陣開始收攏。久困七星陣內的南匈奴騎兵,方能辨別方位,對所處地勢大吃一驚,人馬開始騷動。蜈蚣嶺屍橫遍野,匈奴人啊哈一聲,向東湧去。文聘居左,畫眉居右,李宇軒居中,所率18000精兵如魚得水,一陣排射之後,南匈奴再次留下一溜屍體。三路人馬排山倒海向南匈奴騎兵壓了過去。

正在酣戰的左穀蠡王呼中,一見東方軍排山倒海壓了過來,那點精氣神早就沒有了,一不留神,被北地槍王張繡百鳥朝凰槍第十八式戳了個窟窿,隨從一看,主將身亡,慌忙四散逃命。左大將須卜威與徐晃大戰80回合,雖不見落勢,張繡刺中呼中,那心也就涼了半截,虛晃一槍,加入了潰逃的隊伍。此時南匈奴5萬騎兵剩下不到萬騎,左穀蠡王呼中,右日逐王劉亮、右且渠須卜蒙利先後陣亡,對他們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左大將須卜威隻得不顧一切往東逃去。

東方軍楊英所處東線,重峰疊嵐,連綿起伏,奇峰多姿。聽小校報告,左穀蠡王呼中,右日逐王劉亮先後陣亡,左大將須卜威率殘騎萬餘向東線湧來。楊英手一揮:“咱們就在鷹嘴岩撒下天羅地網,來它個一鍋燴,給他們迎頭痛擊!”楊英的話令東方軍鼓舞,迅速進入埋伏陣地。

蜈蚣嶺騰起一股硝煙,所謂兵敗如山倒,這話一點不假。五騎奔馳,畫眉、李宇軒、文聘、張繡、徐晃身後像犁開的麥浪,轉眼又被席卷而來的東方軍包圍殲滅,如此輪換,那些潰散的匈奴騎兵一點點的被蠶食,也進一步激勵了東方軍的鬥誌。南匈奴騎兵衝到鷹嘴岩前緊剩5000人的隊伍了。須卜威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麵對如此慘烈的戰爭,依然心如淨水。他隻有一個念頭,突破東線封鎖,與右路右穀蠡王呼慶會合。想必,指揮騎兵往鷹嘴岩穀口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