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右骨都侯柳刀如何脫離險境,單表左日逐王劉忻重蹈複撤。劉忻統帥的左路軍,上黨一役,副帥左穀蠡王呼中、先鋒右日逐王劉亮7萬人馬命喪蜈蚣嶺,親弟弟劉亮一命歸西,對左日逐王劉忻來說,他怎麼也接受不了這個鐵定的事實。瓊花公主命他馳援晉陽,他不敢耽誤,率隊馬不停蹄,鋪天蓋地向晉陽城壓來。鐵流滾滾,南匈奴騎兵日行400裏,向晉陽方向逼近。
離晉陽約80餘裏,南匈奴騎兵進入丘陵地區,這裏山勢起伏,樹木蔥翠。忽有探馬報告,前麵發現東方軍隊在遊動。劉忻一聽,又吃一驚,難道這東方軍是從天下掉下來的不成?疑慮歸疑慮,他急忙向東、南、西三個方向派人打探,究竟這東方軍有何動作?不得不防。劉忻令騎兵占領有利地勢,原地待命。他知道,東方軍上黨蜈蚣嶺戰役後,必有大的動作,難道……他不敢往深層裏想,不知怎麼突然冒出一個“圍點打援”的話題來。對他,不隻是遊戲那麼簡單,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作為統帥,他想到了很多。
劉忻令小校叫來隨軍軍師哈利清,想聽聽哈軍師的看法。這哈軍師生得尖嘴猴腮,賊眉鼠眼,臉無四兩肉,一副懷心腸。他見主帥叫他,心裏咯噔一下,心想一定是左日逐王為難了。
“劉元帥,您叫我?”哈利清眨巴著眼睛,望著左路軍元帥左日逐王劉忻朗聲說。
“我軍離晉陽城不遠了,突然冒出東方軍的遊兵散勇,你看右穀蠡王呼慶是不是遇到什麼麻煩了?”左日逐王劉忻思考著說。
“據本軍師估計,右穀蠡王呼慶王爺不僅僅是遇到麻煩那麼簡單了,東方軍蜈蚣嶺得勝,我南匈奴左路軍幾乎全軍覆滅。東方雨調動20萬精兵,出動戰將19員,目的是挫敗我南匈奴進攻的銳氣。東方軍前線指揮部總指揮魏夢遠、副總指揮畫眉、陸遜、孫策,都是很難纏的角色。這次魏夢遠親自舉兵,意圖將我南匈奴右路軍一舉殲滅。”軍師哈利清分析道。
“這樣看來,這裏又是第二個上黨蜈蚣嶺了!我可沒有左穀蠡王呼中王爺那麼笨,起碼目前機動權還在我們手中!”左日逐王劉忻分析說。
哈利清綠豆眼一轉:“元帥,我們何不利用這山川地勢,作作文章呢?”劉忻一聽,雙眼賊亮,瞪著哈利清心裏有些發毛,突然轉身對哈利清說:“騎兵去辛羅穀布陣,迎候東方大軍!”
左日逐王劉忻的這一著棋,暫時改變了南匈奴左路軍劉忻部的命運。兵家的舉動,往往決定著戰場的主動權。這回劉忻真的動了腦子,爭取了騎兵機動的時間。
東方軍前線總指揮魏夢遠、軍師諸葛亮、太子妃李如玉、將軍太史慈、許褚、楊英、遊蒼,領兵90000,北線打援。正當大部隊向北運行,嗅覺靈敏的南匈奴左路軍劉忻部,卻搶先占領了辛羅穀有利地形。這辛羅穀東西寬6公裏,南北縱深9公裏,及利騎兵施展戰術。當探子將情況返回到總指揮部,前指軍師諸葛亮歎道:“這是天意,我軍失去了一次圍殲南匈奴左路軍劉忻部的大好機會。”
太子妃李如玉說:“諸葛軍師,我軍有的是機會,這次劉忻雖然占盡了地利天時,但機遇不會總光顧他的。”
“太子妃說得沒錯,我軍退一步有利全局,隻要我們把圍子紮緊,端掉右穀蠡王呼慶的部隊還是很有把握的,據山人推斷,合圍的部隊馬上就有捷報了。”軍師諸葛亮敏捷地說。
“我讚同。我軍不能盲目進攻,劉忻占領辛羅穀,也給我們思考空間。”前線總指揮魏夢遠果斷下達命令:“各部安營紮寨,等待時機,阻敵南侵!”戰場的機遇稍縱即逝,何況這左日逐王劉忻還統有3萬鐵騎呢?天時地利都不利於東方軍,所以東方軍坐等時機。這裏不是總指揮的懦弱,而恰恰顯示了魏夢遠將軍的大度與睿智。
偵察歸來的小校,疾步來到中軍賬內:“報告劉元帥,我東、南、西三個方向偵探人員回報,東方軍前線總指揮魏夢遠、軍師諸葛亮率太子妃李如玉、將軍太史慈、許褚、楊英、遊蒼,領兵90000,向我軍壓來,右穀蠡王呼慶王爺已陷入東方軍重重包圍之中,形勢不容樂觀。”
“看來東方軍胃口大得很,這魏夢遠把右穀蠡王呼慶變成第二個呼中,還想”左日逐王劉忻話沒說完,被軍師哈利清把話接了過去:“元帥,魏夢遠確實膽大,您的這步棋真走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