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羅穀東方軍與南匈奴正麵較量勝利的消息,傳到襄陽京城,左丞相方飛玉,太尉趙雲晉見皇上東方雨。
左丞相方飛玉說:“前線總指揮部總指揮魏夢遠、軍師諸葛亮精心部署,首戰支持太子妃李如玉的提議,出動遊蒼的戰象,由高覽、閆柔為副將,李如玉、楊英殿後,由第四軍團軍團長李玉鳳、少府畫眉、太仆太史慈將軍壓陣,組成了最佳陣容。我軍戰象擊潰南匈奴‘排山倒海陣’,殲敵鐵騎3萬,斬首南匈奴右骨都侯柳刀、左大將烏峰;俘虜南匈奴軍師左骨都侯巴黑將軍。這一仗我軍贏得幹淨利索。南匈奴軍師巴黑將軍已押至京城。”
“這一仗前線總指揮魏夢遠打得很好,朕要通力嘉獎他們。不過我們可不要低估了南匈奴潛在的能量。匈奴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征服歐亞的中國民族,做了半個世界的霸主,匈奴是中國文化傳輸到歐亞的信使。其政權曆史上維持了2000多年。漢匈戰爭中,漢朝損失的兵馬,要比匈奴多好多倍,好幾次漢軍都是全軍覆沒。漢朝到最後是無力再戰,才采取了與南匈奴和解和親的戰略。議和後,南匈奴仍然保留有原來的政治體製、管理機構、軍隊兵馬、領地草原。這是一個彪悍的遊牧民族。”東方國新皇東方雨說。
“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虛閭權渠單於死,引起內部分裂,先後出現五單於爭立的情況,混戰不斷,最後發展為呼韓邪單於和郅支單於的相互攻伐。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於附漢,是為南匈奴。北匈奴在郅支單於領導下曾擊敗大宛、烏孫等國,強迫四方各族進貢,威震西域,一度領導了匈奴的短暫複興,最後被漢朝遠征軍擊滅。南匈奴48年-216年是南部匈奴貴族日逐王比建立的政權。是相對於西遷的北匈奴而言的。東漢初年,位於漠北的匈奴日漸強盛,劉秀無力與匈奴戰,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內部為爭王位發生動亂,匈奴貴族相互殘殺,呼韓邪單於日逐王比率領部眾歸附東漢王朝,匈奴再次分為南匈奴和北匈奴。所以我們對南匈奴的了解和分析應著重於曆史,不要看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估摸著這回呼瓊花雖然失利,並沒有氣餒,她一定有新的部署和陰謀,我們切不可以放鬆警惕。”東方雨接著說。
“皇上您太厲害了,對南匈奴曆史了如指掌,準確地剖析和判斷,我等受益匪淺。趙雲正準備給您彙報前線戰況呢。”太尉趙雲急切地說。
“哦,趙卿家,說說看。”東方雨望著太尉趙雲,親切地說。
“是這樣,辛羅穀首戰後,前線總指揮魏夢遠、軍師孔明估摸著南匈奴公主會親自上陣,呼瓊花長期習武,熟練七星陣,夢遠請調右丞相雲中龍、太常、車騎將軍魏新荷,禦史大夫、驃騎將軍林笑梅前去助陣,這等大事,剛才我和左丞相方飛玉議論過,還請吾皇定奪。”太尉趙雲說。
“雲丞相、魏太常可以去,但林禦史近段事情太多,我看改由金蟬師妹吧,明早去發,可不能讓南匈奴公主呼瓊花占了先機。”皇上東方雨叮囑說。
“皇上英明,方飛玉立即通知雲丞相、魏太常、金軍團長,準時到達辛羅穀前線。我們告退。”左丞相方飛玉說完,與太尉趙雲離開皇宮。
前線總指揮部,陸副總接到趙太尉急信,皇上已批準調右丞相雲中龍、太常、車騎將軍魏新荷,第五軍團軍團長金蟬前來助陣。陸副總立即將情況報告給前線總指揮魏夢遠,軍師諸葛亮,這個信息來得及時,待京城女將一到,立即部署軍事行動。
諸葛亮說:“北鬥七星陣是七人依上三顆‘玉衝’星,下三顆‘璿璣’星次序,占據七個方位,分別為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對敵形成包圍。隨著陣式變化,七人既可聯手往複,流轉不息。呼瓊花年少習陣,加上匈奴蒼狼劍、天山劍、無為劍又有所變化。所以我軍應對是很棘手的事。”
“我軍七員女將,李如玉、畫眉、楊英、李玉鳳、雲中龍、魏新荷、金蟬,資質都不錯,個人應變能力也應該沒有問題。我和軍師商議,還搞了個雄性方案,清一色男子漢。由我領頭、李宇軒,樂進、張郃、龐德、徐晃、於禁7人組成,曹仁、蔣欽壓陣,我們還沒有領教南匈奴公主的本事,但她的頑強不屈的精神正是我們所關注的。呼瓊花的北鬥七星陣,如果女將應付不了,再換上男性,我就不相信鬥贏不了她們。”總指揮魏夢遠分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