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 十 回 雲丞相抵達宛城 東方敏歡迎欽差(1 / 2)

宛城,《說文解字》中說過,"宛,屈草自履也,從宀、夗聲。"其義:①"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陽西、北、東三麵環山,當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屈草自覆"為芳草蓋地,植被蔥綠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並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王所滅。楚國占據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裏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文。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宛城的母親河——白河穿繞市區,與梅溪河、三裏河、溫涼河交相輝映,形成了獨特的中原水城風景。

東方國第三軍團指揮部便設在這裏。第三軍團軍團長東方敏、軍師許靖早早就在宛城府衙候著。東方敏是當今皇上東方雨的親弟弟,夫人便是原第七軍團軍團長、現丞相府長吏黃鸝,兒子便是名震華夏的欽封龍驤將軍、抗擊南匈奴總指揮部總指揮、現上黨軍事基地指揮魏夢遠。一家三口,名副其實的將軍之家。

右丞相雲中龍率禦史丞魯肅、侍禦史魏延、太尉屬將李玉清到來,把個東方敏喜得不亦樂乎。因為欽差中,就有他的親外甥李玉清。9年了,這個他們離開大明時還隻有6歲的小不點,如今長得怎麼樣了?前天,他母親太常、驃騎將軍魏新荷捎信來,說小外甥隨雲丞相下來走走,調查了解有關老臣們的問題,順便講了他姐夫李勇和外甥的一些趣事。所以東方敏盼望早點見到這個小外甥李玉清。

李玉清騎一匹西北汗血馬,花信年華,骨骼清奇,舉手投足,顯得氣宇軒昂。一路上纏著雲丞相問這問那,把個禦史丞魯肅、侍禦史魏延都逗笑了。

李玉清問:“宛城是不是很大?”

雲中龍說:“這麼跟你說吧,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並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文王所滅。楚國占據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裏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你說這宛城怎麼樣?”

“那舅舅他們管理得過來嗎?”李玉清問。

“我軍的八個軍團,其範圍大同小異,一般要管理5~6個城市,每個城市都設有太守。你舅舅管理的地域跟其他軍團差不多。”雲丞相雲中龍細心地回答。

“聽說我舅媽也當過軍團長,是嗎?”李玉清接著問。

“沒錯,你舅媽黃鸝曾是第七軍團軍團長,指揮過攻打大西北的戰役,盤踞在大西北的馬騰,就是你舅媽當年收複的。當時我和你的表哥、當今太子文昕陽、現任第一軍團軍團長李宇軒也參加了這次戰役。”右丞相雲中龍回憶說。

“那不是很厲害嗎?”李玉清問。

“是呀,你舅舅、舅媽都是東方國的開國將軍。根據東方國的需要,你舅媽成了丞相府長吏,你舅舅任第三軍團軍團長。他們身上都有很多的故事,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大典。”右丞相雲中龍認真地說。

“禦史丞魯叔,你想家嗎?”李玉清轉過頭來天真地問。

“想呀,哪有孩子不想娘的呢。我出身臨淮郡東,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201年2月末,是皇上親自引薦,魯肅成了東方軍最初的42名創業將領之一。從此跟定皇上南征北戰,逐鹿中原。9年過去了,魯肅由一名普通將領成長為東方軍軍團軍師、東方國禦史丞。可魯肅一直沒有回家看看我的母親,看看我那年邁的祖母。我們追隨皇上打下了江山,現在又忙著搞建設,事情很多。我們的良心都是肉長的,玉清,你說魯叔能不想娘嗎?”禦史丞魯肅說。

“魯禦史丞說得很對,我魏延何況不是,隻因我們是軍人,把那些親情埋藏在心底。我們為了一個信念,為了華夏一統江山,跟著皇上出生入死,8年,8年呀,我們打下了這片江山。一些人還在,一些人永離開了我們。想起那些倒下去的戰友,我們的心就一陣陣隱隱作痛。皇上這次指派我們到各個軍團了解情況,說明了皇上對文武老臣的殷切關懷。”魏延感慨地說。

“玉清,你魯叔叔、魏叔叔說的很對,因為我們是軍人,我們有目標有理想,所以我們一路走來,永不後退。人都是有感情的。我們打江山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讓普天下大眾過上好日子麼。這次皇上叫我們下到各軍團調查,了解跟隨皇上打江山的那些文武老臣的情況,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有利於我們江山社稷的鞏固。”右丞相雲中龍說。

“我明白了,作為開國將軍的後代,先輩出生入死的經曆,對我們教育很深。玉清感謝丞相府推薦參與這一次活動。”李玉清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