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 零二 回 魯肅承影劍揚威 鄧蘭梨花槍顯功(1 / 2)

正當眾將軍評議時,鄧蘭一招九天送月,把肖衝逼向絕境,鄧蘭豐神秀逸,輕啟朱唇:“將軍承讓!”肖衝還禮:“鄧蘭乃大將之才,本校尉佩服!”隨即撤下陣來。眾將軍爆以掌聲。

“鄧蘭,本禦史丞也來湊個熱鬧,有什麼招數盡管使出來,讓本將軍也見習幾招?”禦史丞魯肅說。

“鄧蘭,魯肅是第二軍團前任軍師,現在是東方國禦史丞,也是你未來夫君的早先的頂頭上司。小心向前輩學習。”第二軍團軍團長黃忠叮囑道。

“謝軍團長提醒,晚輩會好好地向魯肅將軍取經。請魯將軍指點一二。”鄧蘭光彩照人,亭亭玉立。

“禦史丞小心!”右丞相雲中龍關照說,她知道,魯肅是為了摸清底細,不惜以身犯險,愛惜人才,是他們這一代的共性。

魯肅手握承影劍,思緒卻投向遠方。遠古的一個黎明,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一雙手緩緩揚起。雙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劍柄,隻有劍柄不見長劍劍身,但是在北麵的牆壁上卻隱隱投下一個飄忽的劍影。

劍影隻存片刻,就隨著白晝的來臨而消失,直到黃昏,天色漸暗,就在白晝和黑夜交錯的霎那,那個飄忽的劍影又再次浮現出來。

揚起的雙手劃出一條優雅的弧線,揮向旁邊一棵挺拔的古鬆,耳廓中有輕輕的“嚓”的一聲,樹身微微一震,不見變化。然而稍後不久,翠茂的鬆蓋就在一陣溫和掠過的南風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輪,昭示著歲月的流逝。

天色愈暗,長劍又歸於無形,遠古的暮色無聲合攏,天地之間一片靜穆。

這把有影無形的長劍就是在《列子·湯問》之中被列子激賞的鑄於商朝後來被春秋時衛國人孔周所藏的名劍:承影。承影是一把精致優雅之劍。魯肅擁有承影,身後隱藏不為人知的故事。

張郃一看魯肅手中那把若影若現的古劍,知道功力非凡。再看看鄧蘭柔媚嬌俏的舉止,料定這一場廝殺不同凡響。

善於揣度別人心理變化的第二軍團軍師徐庶,也為魯肅的臨場感動吃驚。一方是俊美嬌俏的巾幗佳人,一方是久經戰場考驗的開國將軍,他們對壘,嗯,明白了,這禦史丞是要試試鄧蘭的真本事,然後向皇上力薦,鄧蘭遇到貴人了。

鄧蘭立定姿勢:“禦史丞,請了!”魯肅亮劍,隻見劍影一晃,鄧蘭身軀微微後仰,隨之梨花槍噌的一聲滑向魯肅,急如閃電。魯肅叫聲:“好!”隻聽兵器碰撞之聲,火花四濺。鄧蘭感到這位前輩劍法怪異,俯仰吞吐,身若遊龍。俗語說,龍擺尾,鳳點頭,十人見到九人愁;隻有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運動在梢,功夫在腰;棍打一大片,槍打一條線。鄧蘭精進,使出楊家槍梨花八母槍,夜叉探海、惡虎撲鹿、跨虎開山、青龍獻瓜,一招緊似一招。魯肅舞劍不見劍,劍如吐信,盤旋進退,吞吐屈伸,輕捷自如。兩將避實擊虛,勁力沉實。這一打就是二百餘合。

大家興趣不減,黃忠帶頭喝彩。幾個欽差小年青更是目不轉睛,舞到勁處,更有呐喊聲助威。長安軍師沮授說:“難得呀,一場比藝驚心動魄,這鄧蘭資質不錯,假以時日,有望成為一代將帥!”

人們談論正濃,突然鄧蘭一招烏龍擺尾,槍指魯肅頸部,而魯肅承影劍劃過鄧蘭麵部抵進右胸,二人兵器均成死著。看台上的人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有驚無險。空氣死一樣的寂靜,突然又像開了鍋,掌聲嘩嘩啦啦泄去,經久不息。

魯肅撤劍,鄧蘭收槍。雲中龍跑向鄧蘭,擁抱祝福。劉玲、劉茜姐妹一愣,繼而飛向魯肅,相擁喜及而泣:“魯叔,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