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回 偵察員出入馬場 煉膽識火眼金睛(1 / 2)

“記住,從今往後就叫我許老板好了。下麵我把國內幾種主要馬種跟大家介紹一下:

蒙古馬。蒙古馬是中國乃至全世界較為古老的馬種之一,主要產於內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馬種。蒙古馬體格不大,平均體高120~135厘米,體重267~370千克。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肌腱發達。被毛濃密,毛色複雜。它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8小時可走60公裏左右路程。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曆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

哈薩克馬。產於新疆的哈薩克馬也是一種草原型馬種。其形態特征是:頭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頸細長,稍揚起,耆甲高,胸銷窄,後肢常呈現刀狀。現今伊犁哈薩克州一帶,即是漢代西域的烏孫國。西漢時代,漢武帝為尋找良馬,曾派張騫三使西域,得到的馬可能就是哈薩克馬的前身。中國西北的一些馬種大多與哈薩克馬有一些血緣關係。

河曲馬。河曲馬也是中國一個古老而優良地方馬種,曆史上常用它作貢禮。原產黃河上遊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處黃河盤曲,故名河曲馬。它是中國地方品種中體格最大的優秀馬。其平均體高132~139厘米,體重為350~450千克。河曲馬頭稍顯長大,鼻梁隆起微呈現兔頭型,頸寬厚,軀幹平直,胸廓深廣,體形粗壯,具有絕對的挽用馬優勢。馱運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馬性情溫順,氣質穩靜,持久力較強,疲勞恢複快。故多作役用,單套大車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農用挽馬。

西南馬。西南馬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及廣西一帶。特點是體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馬頭較大,頸高昂,鬃、尾、鬣毛豐長。身體結構良好,肌腱發達,蹄質堅實。善於爬山越嶺,可馱運貨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區一支很需要運輸力量。其中較著名的有四川建昌馬、雲南麗江馬和貴州馬等。

三河馬。三河馬是血統極為複雜的的馬種。一些俄國貴族來到中國東北,它們是由奧爾洛夫馬、皮丘克馬、純血馬、盎格魯阿拉伯馬等馬種與當地馬種雜交,逐漸形成了三河馬。三河馬體格較蒙古馬高大,它形態結實緊湊,外貌俊美,胸廓深長,肌肉發達,體質結實,背腰平直,四肢強健,關節明顯。毛色主要為騮毛、粟毛和黑毛三種。平均體高140~147厘米,體重330~380千克。三河馬氣質威悍,但性情溫馴,耐粗飼,適應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屬挽乘兼用經濟類型。乘馬跑1千米隻需1分10秒時間。單馬拉起載重五百多千克的膠輪大車,半小時可走完10千米。

伊犁馬。伊犁馬是以新疆的哈薩克馬為基礎,與頓河馬、奧爾洛夫馬等雜交而成。當地牧民稱它‘二串子馬’。伊犁馬的培育主要以頓河馬為主,其頓河馬的血液達到了50%以上。伊犁馬平均體高144~148厘米,體重400~450千克。它體格高大,結構勻稱,頭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頭頸高昂,四肢強健。當它頸項高舉時,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澤漂亮,外貌更為俊美秀麗。毛色以騮毛、粟毛及黑毛為主,四肢和額部常有被稱作‘白章’白色斑塊。伊犁馬性情溫順,稟性靈敏,擅長跳躍,宜於山路乘馱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長途競賽中,負重80千克,7小時12分鍾就可到達。是優秀的輕型乘用馬。”晉陽軍事基地副指揮許諸說。

“汗血寶馬的最快速度記錄為84天跑完4300公裏,這是最快的馬速。單馬拉起載重五百多千克的膠輪大車,半小時可走完10千米。奧爾洛夫馬身型健壯、高大,毛色為灰色、棗紅色、黑色或紅棕色;運動形態優美、運步輕快、耐力持久;性情溫馴而活潑,悍威強,繁殖性能好,適應性強,適用於各種馬術馬賽。它們勇敢,個性倔強,屬於熱血馬,悍威很強,容易興奮。這是講特色馬種,這些我們也要掌握。馬,按質論價,我們和商人交涉,要善於察言觀色,這也是對一個偵察員起碼的要求。

我們在薊縣軍馬交易場計劃待3天,主要掌握一些市麵上的知識。我們兩人一組,許諸與羊祜一組;王基、陸抗一組;曹遵、孫恒一組,下麵分開熟悉市場情況,酉時在薊縣西北盛華酒樓會麵。大家明白了沒有?”晉陽軍事基地副指揮許諸說。

“明白!”眾將領回答說。

“好。各組帶開進入市場。”晉陽軍事基地副指揮許諸說。

王基、陸抗一組進入蒙古馬市場。交易人在吆喝。王基問:“老板,您這馬是正宗蒙古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