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的小火爐還有一應器具也已經架好,聽聞史湘雲要施展才藝,紫鵑,雪雁,翠縷早就迫不及待的圍了過來。
紫鵑去摘蓮藕,翠縷力氣大,看到魚竿動了,抓著魚竿往後扯,小丫鬟雪雁就守在木桶前,防止那木桶裏麵的魚跑了。
“這是條大的,雪雁快來!”翠縷一邊使勁的收著魚竿,一邊朝著不遠處的雪雁喊道。
雪雁趕忙跑了過來幫忙,兩人使勁的扯著,終於將一條肩膀長的大魚給扯了出來。那大魚不知怎地掙脫了魚鉤,在岸上跳動了起來。
雪雁尚未抓住魚繩,那魚已經是跳到了雪雁的懷裏,直接把雪雁頂了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上。
雪雁也是個要強的,見這條魚如此欺負她,抱著就是不撒手,那小臉都快被魚尾給扇腫了。
翠縷見這條魚不好對付,早就拿了一個棒子來,要把它給敲暈過去。
“這說不得是一條魚王,你們又何必為難它,倒不如放回池塘裏養著,讓它好好的守護這片池塘!”史湘雲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道。
“什麼魚王不魚王的,我這一棍子下去,就讓它識得本姑娘我了!”翠縷舞了舞手中的棒子道。
那雪雁一聽是魚王,早就嚇得把它給丟了。
史湘雲動手,雖比不上那石公子的手藝,但是別有一番滋味,眾人吃飽喝足,一時間心滿意足,在那裏賞起了池邊的景色。
此時已經到了晚上,隻見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輪水月,上下爭輝,如置身於晶宮鮫室之內。微風一過,粼粼然池麵皺碧鋪紋,真令人神清氣淨。
史湘雲笑道:“怎得這會子坐上船吃酒倒好,這要是我家裏這樣,我就立刻坐船了。”
“原來有艘船大船來著,不知道怎麼就沒有了,那艘小船又太小,怕是不夠我們施展的!”林黛玉道。
史湘雲想起昨日的事情,尚有些心有餘悸,因說道:“既如此,就在這亭子裏賞月也是使得的。”
“姑蘇倒是有很多流杯亭,每年的三月份,上巳節前後,好不熱鬧!”林黛玉道。
史湘雲見林黛玉提起家鄉,恐怕黛玉又傷感起來,忙道:“休說這些閑話,今日咱們且學他們的樣子,聯詩飲酒如何?”
“好多年沒有聯詩了,怕是有些生疏了呢!”林黛玉擺擺手道。
“說什麼生疏不生疏的,自從父母去世,叔叔嬸嬸管得嚴,我也許久沒有玩過了,權當是閑著無聊解解悶了!”史湘雲言道。
“既如此,咱兩個都愛五言,就還是五言排律罷。”林黛玉言道。
湘雲道:“限何韻?”
黛玉笑道:“咱們數這個欄杆的直棍,這頭到那頭為止。它是第幾根,就用第幾韻。——若十六根,便是‘一先’起,這可新鮮?”
湘雲笑道:“這倒別致!”
於是二人起身,便從頭數至盡頭止,得十三根。
湘雲笑道:“偏又是‘十三元’,這個韻少,作排律隻怕牽強不能押韻呢,少不得你先起一句罷了。”
黛玉笑道:“倒要試試咱們誰強誰弱,隻是沒個紙筆記。”
湘雲道:“不妨,明兒再寫,隻怕這一點聰明還是有的。”
黛玉聞言,笑道:“我先起一句現成的俗語罷。”
因念道:“三五中秋夕,”
湘雲想了一想道:“清遊擬上元。撒天箕鬥燦,”
林黛玉笑道:“匝地管弦繁。幾處狂飛盞,”
湘雲笑道:“這一句‘幾處狂飛盞’有些意思,這倒要對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