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時沈好古好奇兩個少年公子手挽手一直說笑,可當張碧阿蓮經過他身邊時,沈好古見張碧長得實在清秀,不由細看,卻發現了一個秘密:張碧和阿蓮兩個人的耳朵上都有耳洞,再聽她們的說話聲,便斷定這兩個是女子!
沈好古一陣驚喜。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奔波了四五天,終於有這樣的獵物,哪會錯過。
不過,在這樣的街上,人來人往,根本無法下手。
沈好古低聲對沈小四耳語了幾句,叔侄兩個於是一前一後跟在張碧和阿蓮身後,尋找可能的下手機會。
卻說張碧和阿蓮一起往前,首先看到一家紙墨店,於是進去挑了一大疊黃紙,又買了幾支小湖筆。張碧讓店家包好,阿蓮付了錢,拿了東西,兩個人說笑出來。
張碧道:“阿蓮,現在我們買了紙筆,就找找先前我們看的小泥人了,買了我們就回去。”
走了幾步,阿蓮突然皺眉道:“公子,我肚子突然有些不舒服,我想先去茅房!”
張碧聽了,忙道:“茅房肯定要街口才有,我們去前麵街口,等你去了茅房,我們再買泥人回去。”
阿蓮點點頭,於是兩個人往前麵街口而去。
沈好古心中暗喜,機會就要來了,自己的馬車就在前麵,天時地利正當時,也忙跟了上去。
且說張碧和阿蓮兩個,急急來到街口,好不容易看到一間茅廁,阿蓮將東西交給張碧,囑咐了幾句,才放心進去。
張碧手抱著東西,候在外麵。
沈好古正要上前,卻見三個一起的年輕人說笑著走過來,隻好停下,讓那幾個人先過去,又對身後的沈小四使眼色,意思是先將馬車趕過來。沈小四會意,忙前去趕車。
待那三人已經走開,沈好古摸出身上浸泡了蒙汗藥的棉布,慢慢靠近張碧,卻見張碧突然轉身看向自己。沈好古也不再猶豫,於是快步上前,一手拿棉布,一手去就捉張碧,張碧忙閃身,大叫道:“阿蓮,壞人!”
沈好古見張碧閃身大叫,忙衝上前,抱住張碧,張碧丟下手中東西,狠命掙紮,卻力氣有限,隻好低頭狠命咬了沈好古一口,沈好古此時膽大包天,也不顧疼痛,一手緊抱起張碧夾在腋下,一手拿出棉布蒙張碧的口鼻,飛奔上馬車。
茅廁裏的阿蓮聽到張碧的驚呼叫,忙整了衣服衝出來,卻見張碧正被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架著上馬車,忙飛奔追過去,那馬車卻已經飛奔起來。
阿蓮邊呼救邊追,哪追得上。看著載有張碧的馬車越走越遠,絕望的阿蓮突然想到李霆,於是對邊也一起追來的幾個好心人問道:“請問這裏有沒有去康王府的近路?”
一個年輕人道:“有,這裏從小道過去就幾十步遠!”
阿蓮流淚道:“你快帶我去!我要找康王幫忙!”說罷摸出身上的銀子,遞給對方!
那人也不接銀票,忙拉了阿蓮就走。
阿蓮跟著那人飛跑,不一會兒,已經到了康王府門口,阿蓮哭著對守門的侍衛道:“大哥,快叫康王,我是張相府上的,有急事找康王幫忙救人!”
康王府侍衛細看了一下阿蓮,見是前幾天來過的姑娘,不過眼下穿男裝,卻已經淚眼婆娑,十分著急,忙道:“姑娘莫急,康王爺和蕭公子剛好回來,我這就去稟報康王!”
要知道後事,且看後文。
------題外話------
推薦本人已經上架新作《有鳳難儀瀟湘妃》(已傳至161章):
芳園色色香與豔,誰是真正惜花人?
九歲那年冬天,父親生病,黛玉回揚州探父,次年九月初三日父親病故。半年多與病父相處,黛玉有沒有脫胎換骨重新審情?
淚要還,恩要盡,孤標傲世到底偕誰隱? 本書以林黛玉為第一主角,以秦可卿,惜春,妙玉,寶釵,鳳姐,元春,寶琴等為次角,在原著基礎上,加以浪漫時代化,展現所有金陵十二釵的全部結局。
已經完結的紅樓續《紅樓夢外夢》:從原著八十回續起。
春至芳園色色新,品香論豔處處同。試問誰是惜花者,家住蓬萊灌園人。依舊是紅樓裙釵,依舊群芳薄命,不一樣的經曆不一樣的結局。
情人見情,史人見史。無論你有沒有看過原著,定不會讓你失望!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