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意外之喜(1 / 2)

李霆和太子出來,隻見蕭青玉已經起來。李霆道:“賢弟,太子年幼,一會我會告訴他你的住所。我去漠北後,他若是有事讓人來找你,還請賢弟你一定盡力相助!”

蕭青玉聽了,忙答應道:“大哥的話,青玉一定銘記在心!”

李霆於是依舊讓鄭雲陪蕭青玉先去校場,自己收拾了一番,帶了太子和朱衛隨後出府。

路上,李霆帶太子先去看了一下蕭青玉的新宅,囑咐太子道:“太子,你在宮中,一定要可靠的人才可以讓他們出來找人,若人不可靠,情願不要告訴他們,更不要找他們幫忙。你平常要多向叔皇問安,有事情多請教叔皇!”

太子這才舒心地說道:“康王叔,我知道了!”

李霆帶著太子又去了洛王府,等了李光出來,叔侄幾個才一起往校場而去。

李霆一行來到校場時,幾項比賽已經即將開始。今天午後,兵部侍郎秦懷英也奉旨親自來到校場。幾人在高台上坐定,郭德翼將所有比賽的人召在高台前,先由秦懷英訓話,然後告知比賽的具體事宜。

原來,上午的各項比賽已經淘汰了不少人,眼下隻留下一百七十人。而今年天子擬定錄用的名額一共是一百二十一人,也就意味著還有四十九人將沒有任何功名。

不過,現在留下這些多數都是武藝確實出眾的,所以午後來看比賽的人比上午更多。而且是負重比賽為主,在高台的前麵,堆了一大堆糧食,每包一百斤五十斤不等。此外,還有石頭獅子四十個,十個為一百斤左右,三十個為一百五十斤。不同的是,每個小獅子頭上都有一個手提的把手。隻有參加了這兩項且綜合名次在一百二十一名之前的人,才可以參加言語比賽。

首先第一個項目是負重。每組三十人,可以選一包百斤糧食扛在肩上,也可以選兩包五十斤的糧食夾在腋下,然後步行,以安穩行走遠近記取功名。

不到一個時辰,比賽結束,幾個副將呈上記錄的名次,李霆見蕭青玉名列第二,郭慶雲名列第十一名。

接下去是翹關,也就是考驗臂力提舉。這次先分成兩組,一組是手舉百斤組,一種是左右手提五十斤組。而蕭青玉和郭慶雲都選擇了手舉石獅子這一組。

眼下蕭青玉已經奪冠在望,因為所有已經比完的項目中,蕭青玉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眼下隻有他一個搖搖領先。

這個項目持續了近一個半時辰,比賽終於結束,蕭青玉依舊是第一,郭慶雲第九。

雖然蕭青玉比郭慶雲搖搖領先,但是,郭慶雲有這樣的比試結果,倒也出於李霆和蕭青玉意料之外。

接下去是言語比賽。不過是眾人分別來到高台上,對著坐在那裏的太子和兵部侍郎,李光李霆還有主考官郭德翼介紹自己名姓籍貫,然後在備好的紙上寫上自己名字。

一個時辰後,所有項目綜合名次已經揭曉,名列第一的是揚州蕭青玉,十八歲;名列第二的是冀州的羅列,二十三歲;名列第三的是京城世家子弟韋世忠,二十七歲;十八歲的郭慶雲名列第十六名。

蕭青玉成了這次武舉的狀元郎,最高興的是李霆,其次是張雲召和太子。張雲召沒有想到,這個和李霆一樣不善說話也不愛笑的蕭青玉,竟然是頭名武狀元。若是張巡和自己哥嫂知道,這麼一個出色的寒門子弟,能成為張琴的夫君,想必一定會滿意的。

郭德翼也很高興。沒有想到,平常貪愛女色有些嬌生慣養的兒子,竟然可以取得十六名的好名次。原本擔心郭慶雲前二十也進不了,沒有想到現在取的名次還可以更前。有這樣的名次,加上自己的家世,郭德翼心想,張巡一家無論如何也會答應與國舅府結親的。

兵部侍郎宣報錄用接果後,讓取得功名的所有新科武舉,次日辰時到宣德門外侯著,到時自己會和郭德翼張雲召一起,引著這些人一起到大明宮麵聖。

因為李霆要陪著太子等人進宮,還要回稟武舉錄用名次情況,蕭青玉和鄭雲於是先回康王府。

昭陽殿中,天子李梧聆聽了太子,兵部侍郎秦懷英和郭德翼張雲召李光李霆等人回稟的武舉比試錄取諸事,龍顏大悅,不由笑道:“沒有想到,今年名居前列的武舉都是年輕人,尤其這個揚州蕭青玉,才十八歲,實在不凡哪。諸位今天辛苦了一天,朕感謝你們!明日中午,朕就在大明宮設宴,大家好好聚聚。後日雲召將軍和朕的康王弟就要去漠北了,權當也為他們兩個送行吧!”